气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气功发展历史漫谈
TUhjnbcbe - 2023/4/2 8:26:00
美丽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news.39.net/bjzkhbzy/181017/6587181.html

从主观愿望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丰富精彩,但有人刚到二十岁就觉得生活已没有意思,而有人到八十岁还保存着一颗童心,这其间自然有一些奥妙。

现在,人们把养生练气的学问称为“气功”。从上世纪八十年开始,气功热在华夏大地上掀起,几度春秋,这股热悄悄冷却了下来,神话般的功能、功法,被一些人所怀疑,使一些人对气功如同陌路人。然而另一些人在静思中、体悟中感受到了“气功”的奥妙与博大精深,他们因参加气功行列而变得健康、活泼、开朗,大度而宁静,精神面貌改变了许多。

气功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养生术,深受大众的欢迎。对气功的深入研究也日益引起了各学科专家的广泛兴趣,现介绍一下当前的气功状态。

现在中国已出现三千多门派各式风格不同的功法,许多气功造诣深、影响较大的有道之士,他们以自己多年的练功心得,造福于人是应当肯定的,但深入到他们的功法中便不难发现他们的功理、功法大同小异,都讲究通过调身、调心、调息来发挥自身内在潜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之目的。

目前,国内外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气功,发现通过气功修炼对神经、呼吸、消化、循环和内分泌系统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能防治疾病。但这些都仅仅是对气功认识的开始,还没有深入下去。就这些事实现象顺便提一下华夏气功的发源,可追溯到易经产生之时。

《易经》就现在的人来说,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对这部书已经搞通了,这大概因为是有的东西是不能形诸于文字和言语的吧。就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佛教来说,“释迦牟尼”,最后对弟子说道,他自己讲道四十一年,其实一个字也没说。确实,佛祖生前没写一部书,没留下一个字,现有的经典都是他的弟子根据他所说的记载,这似乎意味着如要了解“气功”的意义就只有投身修炼。在修炼的路途中自然而然的明白人世间的道理……

漫漫的华夏历史造出了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也创出辉煌的文化。在这悠长的文化长河中,就“气功”发展和内容简洁的描写一下。

古代称气功为养生术中的一类方法,《艺术类聚》卷第七十五《方术部·养生》引《文子》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胃,闭嗜欲,养生之未也”。其流派有养神、养形、动养、静养、炼丹、服食等,主要方法有导引、行气、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小劳术等。

导引: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亦写作“道引”。“导引”的意思“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的锻炼方法,包括肢体运动配合的呼吸控制及按摩等,古代道家以此为延年之法。

导引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其迹,据传“阴康之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必,人既郁于内,腠理带著而重腿,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之为舞,散人引舞,以利道之”。

春秋战国时,导引术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专门从事导引的养生家。早期的养生家“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牟”,他们编制的导引术式多是模仿鸟兽的动作形态,在《淮南子,精神训》中,就载有熊经、鸟伸、凫浴、猿躞、鸱视、虎顾等动作。汉末,医学家、养生家华佗在当时“禽戏”的基础上,创编了导引套路“五禽戏”,从生理医学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导引术。

导引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功法,就其练功形式来看,可分为卧功、坐功、活步功、站功以及将卧、坐、站、步式串组成套的综合式锻炼方法。导引术发展到近代,成了一种被广泛用于保健强身活动的传统健身术,并统称为“气功”。

“气功”是一种在意识主导下,使精神、形体和呼吸锻炼结合一体的养生方法,它通过调整姿势、松静身心,集中和运用意念,调节和控制呼吸,以及有节律的肢体运动和按摩等锻炼手段,增强人体机能,诱发人体潜力起到医疗保健,益智延年和强筋壮骨的作用。

气功以整体观点为锻炼原则,注意锻炼对人体的整体影响,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通畅”能“扶正祛邪”,并通过以某种内气运转为主的锻炼,来寻求一定的锻炼效果。气功练习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

气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的《庄子刻意》中已有总结性的记述,此后历代又有发展,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医、儒、释、道、武术气功等五大气功流派,诸派气功,名目庞杂,各有特色。面对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和现代新兴起的气功研究热,我们每个人都有权、有义务发表自己对气功的见解、体会和感想。

祝愿祖国瑰宝气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掌握,让“气功”给人们生活带来健康的福音。(金建丰)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功发展历史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