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华健身智慧功
TUhjnbcbe - 2023/3/19 19:27:00

起式:虚极守静夷、希、微

1.姿势,

两牌分开,平行站立,与肩等宽,脚趾扣地,膝盖微油,圆档松胯,提肛收脐,收腹松腰,含胸拔背,沉肩虚腋,双臂下垂,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眼微闭,面带微笑,全身自上而下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自然呼吸。(图1)

2.要领:

(1)松:从下往上逐步放松,再从上而下一次放松全身,还可以沿四线(前、后、两侧、内脏)放松,这是修炼气功的首要环节。

(2)笑:据统计有20多种,应是发自内心的笑,美好的微笑。并非是冷笑、奸笑、苦笑、狂笑、虚笑、假笑、皮笑肉不笑等,这些笑都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笑。

(3)静:修炼保持安静,平时遇事冷静。静能生智,定能生慧。

(4)德:高尚的道德,是修炼者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通调经络行气血

1.姿势:

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掌向前翘起至与手臂垂直,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然后,两掌以掌根为轴,掌指外旋;同时提起脚跟,按腕。脚跟提到最高处后,全身放松,脚跟下颠到地。共做九次。意想通膝以下诸穴位(即五输穴)。(图2)

2.要领:

(1)旋指(耻)、提跟、按腕要有力。

(2)旋腕、折腕时注意劳官向后。

(3)足跟触地时要有力。

3.功用:

(1)旋拇指(耻),为开肺经、脾经的井、原穴。练功的重要作用是运行气血,根据中医理论,肺主气、脾统血。

(2)旋腕、提跟为打开腰膝以下的穴位(即五输穴)。

(3)足跟触地,可洗髓益脑。

二、通臂运膝聚宗气

1.姿势:

(1)吸清排浊养真气:两手缓缓侧平举,五指微分开,掌心朝下。

(2)通臂运膝开三关:两臂保持侧平举,运膝,两个膝盖旋转,先顺时针转九次,后逆时针转九次。(图3)

(3)通臂:两臂向两侧水平伸缩,肩推肘,肘推腕,腕推指,似波浪,后浪推前浪(图4).共做九次.

(4)气贯百会通中脉:

翻掌:非心向上,慢慢向上,帮想采宇宙天阳之清气,从百会贯人。并将病气、浊气从脚底涌泉穴和足井穴排出,令其入地深处。边导气边弯腰,使劳宫对准涌泉,意想将全身浊气通过涌泉、劳宫排入地下,两手下导至脚部,随即意想将地阴清气吸人与体内阳气汇合。接着,双手转向脚后跟,沿体后侧缓缓上行至腰部,手心劳宫穴对准肾俞穴,意想向肾俞贯气,并上下揉动九次,而后双手沿带脉向前到体侧自然下垂。(图5)

(5)运腰健肾合阴阳:两臂缓缓向前平举(图6),翻掌成手心向上,两手一边上托一边转臂旋腕(图7),到头顶上方,十指相对,双臂成圆,头置于圆内,成太极形状。然后,腰部旋转,顺时针转九次,逆时针转九次(图8)。翻掌采天阳之气,贯入百会。手沿脑后向下引导至极点,两手从腋下经过,指尖触及腋下极泉穴,然后顺后背下行,意想上下接通,阳气沿中脉下行,意想留下清阳之气,将浊气从涌泉导人地下,两手下行经外踝转到脚背,劳宫对涌泉换气,两手沿体前上升到腹部,两手劳宫穴对着左右天枢穴,意想将元气聚于下丹田。两手沿带脉后行,至体侧下垂。

2.要领:

(1)动作要缓慢、轻柔、圆活、连绵不断。

(2)意念,留消排浊、阴阳结合,益元气。

3.功用:

(1)从运五输穴开始,采用的是导法,重点是通任、督、带三脉。导引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运行畅通,逐步将人体同宇宙融为一体。

(2)由于宗气积于中丹田,它是饮食物化生的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将其贯法于全身气的起点,它可强化肺部功能,其中精华部分贯注于脉中,以营养全身。

(3)本功法可以通四肢的“三关、六节”(肩、肘、腕和胯、膝、踝)以助通十二正经。

三、真气常运健脾胃

1.姿势:

接上式,两手合于下丹田(男,左手在内,女相反),稍停片刻后,先顺时针方向旋转九圈,每圈逐渐增大。第九圈时,双手停于中丹田。然后反时针方向旋转,每圆渐小。最后双手停于下丹田(图9)。

2.要领:

旋转时缓慢进行,最大圆时上不过中丹田,下不过会阴。

3.功用:.

(1)调合脾胃,增强“后天之本”,以提高血液运化能力。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伤脾,本功法益脾,可提高思维能力。

四、知止而定智慧生

1.姿势:

(1)两手缓缓抬至胸前,合掌轻轻相援,意在劳官。

(2)向上运面、向后理发、向前搓颈,意守下丹田。

(3)两眼缓缓睁开。

2.要领:.

收功时要平稳,勿急躁。

3.功用:

(1)练功不认真收功,好象农民种地,只管耕耘,不去收获一样。

(2)收功的另一目的,是告诫自己,为人要正,遇事要“知止”,不可过。只有知止,方可静,进而能定。这样;精气就能安居,智意可不断增长,可以耳聪目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健身智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