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代丹经看不懂,不遇明师莫强猜
TUhjnbcbe - 2023/3/13 18:50:00
治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丹房器皿:

炼金丹必须有丹房器皿等工具,有了工具才能炼丹。

炼药必须丹房,盛药必用器皿。若无丹房器皿,炉鼎无处安放,药物无处而盛。此丹房器皿是烧炼家所必用。

古代气功家借用烧炼家的丹房器皿而比喻人体,把人体比喻丹房,身中的五脏比喻器皿:“鼎”。“鼎”有“内鼎”与“外鼎”之分。

外鼎为丹田之形而言,内鼎为丹田中之“气穴”而言。内鼎就是关窍,古人说:“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以其外形来说叫做“炼形”,以其内容来讲叫做炼“元精”、“元气”、“小药”、“真铅”等。

大脑叫做“炉”。炉也有内外之分,外形为脑海泥丸宫,以其内容来讲叫做炼“心神”、“元神”、“大药”、“真汞”、“阳火”。

(二)风与火候:

炼丹的丹房器皿鼎炉药物都具备了,没有“风”和“火”怎能泡制烹炼药料呢?所以风和火是不可缺少的功能物质。

所谓“风”就是炼丹的功能,在身体里是升降之消息。古人比喻“巽风”、“母气”、“橐龠”,其实就是人们日常口鼻往来的呼吸。

所谓“火”就是炼丹的功能。在身体是主宰,是化精、化气的工具。古人比喻“文火”、“武火”、“真火”,其实就是人们的精神。

但火有“先天火”与“后天火”的区别。先天火是“入静”后发展出来的火,叫做“阳火”,后天火是日常杂念里产生的火,叫做“阴火”。

当运用火的时候,意念紧迫叫做“武火”,意念微缓叫做“文火”,不识不知、不思不想叫做“真火”。

三火的功能是、(1)呼吸之火能化饮食之谷精,而助元精。(2)精神之火能化元精,而助元气。(3)先天之真火能化呼吸,而助元神。元神之火又能化形而还虚入静。

风火是炼丹必不可缺的工具,它从开始到最终起到重要作用,即是说有了风火才能将鼎里的元精练成气体,化而为精气上升,气结成为甘露下降,就这样升降不息,循环周转,贯满全身。久久炼之,好象蒸馏糖精一般,炼成结晶体的糖精。所以元精不得风火之妙,不能成丹。

(三)调药法:

以上把人体比喻“丹房”,五脏比喻“器皿”,而气功所炼的“元气”比喻“炼丹”,以生机发动时所产生的“元精”比喻“药物”,以元精产生的气穴比喻“鼎”,以鼎的外形言之叫做“丹田”。所谓丹田,也就是产生“金丹”之地,丹田之名亦由此而来。

古代气功家比喻练气功的元气叫做“金丹”,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因为练气功的人是为了祛病延年,要使身体健康,就需要吃药。药有丸、散、膏、丹、汤,所以古代气功家就给它起个名称叫做“金丹”。

可是金丹的来源是用各种药物来炮制的,究竟以什么来比喻“药”呢?就是气功“入静”的时候,恍恍惚惚的在丹田气穴里有“元精”发动,这就是自我身中一点真阴元气,古人给它起个名称叫做“先天祖气”。

既然是祖气,则必然在内里是生气之根源了。所以这个生气之根,时动时长,但不是感觉它才动,也不是助长它才动,而是这生气之根自动自长,自觉自动。它是循着身体内界环境的自然规律发展起来的,所以这味药料是在自然中产生的。

比如天地之气,经过冬至则阳气发展,到春天的时候,万物要从土中生长出来。如今它在我们人的身体之中,好比身体是土壤,元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要出土,顺而去之,就要生人,逆而反之,就能祛病强身。

因而,张三丰著《无根树》里说:“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每当练功时,就是将“心火”降入丹田气穴里,即所谓“意守丹田”。

按祖国医学所讲,心属火,肾属水,火入水中谓之水火交媾,又叫做“水火既济”。那么在气功里怎样运用水火呢?心属火,这个火是后天火,也就是人们的精神。锻炼气功者要将后天的精神达到收心“入静”。

在这个基础上元精开始发动了,心神有知,故叫做“阳火”,既然比方它是火,就需要“风”把它吹动而燃烧起来。这时后天呼吸之气,用自然呼吸法寻其阳火发动处扇开炉焰,将这先天元精导之归源而为药。

当收入鼎内时,则阳火伏而不动,用呼吸绵绵之风时刻不离而吹之,久之渐渐凝聚一团。这味药料就是炼丹之本。

古人说药从外来的理论就在这,所以叫做“采药”。将这药物采回丹田气穴里,因为它没有出土,所以古人给它起个名称叫做“*芽”。而“元神”也没有跟它出土,也给它起个名称叫做“白云”。因药物有老嫩的区别,就在这个程度上来辨证它。

当这些药物都采到丹田气穴时,则行“小周天”的火候来烹炼它。所谓“炼外丹”,也就是小周天的炼法。炼到外丹火候足药方成的时候,才是至足纯阳之精。我的已漏之身补之已满,虽然它能保精强身,但药力比较小,所以叫做“小药”,又称“小还丹”、“金丹”。

锻炼气功者达到这功境,应当过渡到“大周天”的高级阶段,这时需要采“大药”,又称“大还丹”。

所谓大药的基础是从小药的低级阶段发展而来的。以前那小药每当春机发动时就采一次,直到最后补得身强力壮,火足药满,满则必盈,所以有这“内景”发生,这说明自身中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与以前有了大不相同的变化。

因此,说明“外丹”已成,到了更换“大周天”的功夫。唐代吕洞宾著《敲爻歌》里说:“再安炉,重立鼎”就是这个意思。

将这味纯阳大药采回丹田气穴之后,古人又叫做“内药”。为什么叫内药呢?因为它和小周天的“外药”不同。外药是往外把它采回来,所以叫做“外药”。当它阳足精满时,不往外走,而是在内里生发,虽然它没有出土,但在身体内界环境里生长发展起来的,所以叫做“内药”。

这是小周天与大周天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质”上来说,小周天是“练精化气”,从“量”上来说是补满我的已漏之体。因此,它是初级阶段。大周天是“练气化神”,是由“量变”过渡“质变”。因此,它是高级阶段。

只有大周天练气化神的“火候”,才能把内药练成一颗“紫金丹”。(刘化冬)

(图片来自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丹经看不懂,不遇明师莫强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