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派曾经是很“阔气”的,掌门人岳不群说过,在二十五年前那场华山派内部“气宗”和“剑宗”,大比剑之前,“五岳盟主”的职位一直是他们华山派的。
那一场玉女峰上由“气剑之争”引发的内部大拼斗,一夜之间把他们本门二十多位高手,战死的战死,抹脖子的抹脖子,全都死完了。甚至当年未满十八岁的岳不群也被本门师叔当胸斩了一剑,差点嗝儿屁了!可以想见,那一夜华山派的内讧闹的有多么惨烈!
图片来源于网络玉女峰上的那场大比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好一个华山派,又是怎么分为不共戴天的“气宗”和“剑宗”的?
这一切,就得从《葵花宝典》这一部“十八禁”的武功秘籍说起了。
大家都知道,《葵花宝典》相传乃是一个“前朝太监”所著,后来辗转落到了莆田南少林寺红叶禅师的手里。红叶禅师是个老和尚,他研究《葵花宝典》这样的“十八禁”的书籍,不会像小学生一样“看见了根本把持不住”。不知道是害怕“割蛋”太疼,还是觉得不值得。反正红叶禅师把研究《葵花宝典》当成了一个“科研项目”,他自己不但没练过,也从未教过自己的弟子门人。
后来,不知道华山派的两个师兄弟岳肃和蔡子峰怎么得了消息,跑到莆田南少林做客,偷偷的把红叶禅师的《葵花宝典》看了不说,还自作聪明一人一半的背了下来。两个人一个背前半部分,一个背后半部分。按理来说这办法是挺聪明,可等他们各自默写出来,却颇有些驴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了,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记性挺好,肯定是对方记错了,互相攻击指责。
岳肃和蔡子峰这二位,就是华山派“剑宗”和“气宗”的始祖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只不过在他们俩这一代,“剑宗”和“气宗”还是互相“喷口水”的“理论之争”,还没到拔剑互砍的地步。而红叶禅师,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岳肃和蔡子峰偷看了《葵花宝典》,就派他的得意弟子渡元和尚去华山派,让他告诉岳肃和蔡子峰,《葵花宝典》是“十八禁”的,看多了要“肾虚”的,还是不要看的好。结果红叶禅师所托非人,这个渡元和尚到了华山派也跟“小学生”一样根本把持不住。他不但没有劝诫岳肃和蔡子峰,反而学了岳肃和蔡子峰的手段,把他知道的《葵花宝典》内容精要偷偷的记在了袈裟上,自己瞒着所有人“自宫”练剑了。
渡元这一波操作,可以说把华山派坑惨了!
因为渡元这一次的调解“不作为”,华山派岳肃和蔡子峰彻底失去了和解的机会,在对《葵花宝典》残本的理解上,两个人分歧越来越大,各自按自己的理解发展门人弟子,创建了“剑宗”和“气宗”。然而在岳肃和蔡子峰活着的时候,华山派虽然分歧越来越大,毕竟还没有到达分裂要华山派的地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渡元和尚走后第五年,魔教不知道从哪儿得知了,华山派有《葵花宝典》的消息,于是魔教十长老第一次围攻华山派。彼时华山派还是“五岳盟主”,五岳联合第一次击退了魔教十长老,对华山派的围攻。但是这一仗虽然胜了,对华山派的分裂,却已经埋下了决定性的伏笔;引起“气剑之争”的《葵花宝典》的残本被魔教抢走了不说。岳肃和蔡子峰,这两个宗派解释经典的权威也双双战死。这个时候,“剑宗”和“气宗”的矛盾已经再也没有可能缓解消弭了。
其实无论是“气宗”的“以气为体,以剑为用”,还是剑宗的“以剑为体,以气为用”,几十年后连岳灵珊这样的小姑娘都觉得,这两者都难免有些偏颇。毕竟练的都是华山剑法,喜欢练“以气御剑”就加入“气宗”,喜欢“以剑御气”就加入“剑宗”不就好了?岳肃和蔡子峰活着的时候,大约这样是可以的,他们死了以后就再无可能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家都知道,一般而言,一个流派的创派始祖,活着的时候,大多数日子过得不怎么样的。以孔子为例,他活着的时候,不受鲁君和权臣的待见,日子过的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也没有几个君主接受他的主张。可是他死了以后,却成了历代君臣称颂的“至圣先师”了,这一点,只怕孔老爷子自己也想不到。
宗派之争,大约都是如此。
电影《让子弹飞》里,周润发饰演的*四郎有一句经典台词:“你活着,总归是要死的。你要是死了,就可以永远活着!”
聪明人都知道,死人的文章永远比活人好做。
岳肃和蔡子峰活着的时候虽然理念不合,应该也想不到,“剑宗”和“气宗”两方传人为了争夺正统地位,以至于同门师兄弟之间,说错了一句话就“立时被人拔剑杀了!”这样的结果,与他们偷学《葵花宝典》的初衷也是相悖的。而且从“玉女峰大斗剑”的经过来看,那时候两宗相斗目的,其实与真正的“理念之争”已经相去甚远了。不然“气宗”的人也不会耍手段,把“剑宗”里的第一高手风清扬骗开,不敢让他参加斗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华山派的没落,虽然早期因为“理念之争”,到了最后已经慢慢沦为“权位斗争”。
岳不群曾说“剑宗”弟子,斗剑失败大多横剑自刎,或者退隐江湖了,这个说法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一,“剑宗”的人不是傻子,他们的第一高手风清扬并没有到场,他们怎么可能会对斗剑的结果认同,还乖乖的自杀?“剑宗”遗留弟子成不忧,封不平,丛不弃等,他们很明显并没有岳不群说的那么乖,对比剑结果也并不认同。
二,“剑宗”传人如果真有那么自觉的自杀退隐了,“剑宗”“气宗”差不多各占一半的二十多位高手,何以胜利的“气宗”,只剩岳不群的师傅和岳不群师兄妹三个人?
三,如果是真是双方约定“比剑定胜负”,风清扬明知道斗剑日期,怎么会被骗开就罢了。而封不平,成不忧等人怎么会不回玉女峰参与斗剑?
最后,按岳不群所言,他师父一个人凭着一身高深气功独斗“剑宗”群雄。按理说武功这么高,应该也是一代宗师,在江湖上怎会还不及中年就弃剑归隐的风清扬的威名?
二十五年前华山派的那一场“玉女峰斗剑”,绝不只是“斗剑”那么简单,说是“气宗”发起有预谋的突袭,制造“内部大清洗”还更可信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