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功的普及和推广,学习气功的人也逐渐增多。从中得益者甚多,但出偏差者也不少。气功所致偏差大致有二类。一种以躯体症状为主,古称“走火”,一种以精神障碍为主,古称“入魔”。气功导致的精神偏差比较特殊,根据本人的练功体验,我觉得它与潜意识的活动密切相关。
我们知道,人的高级中枢神经的活动包括显意识的活动和潜意识的活动,当以显意识活动为主时,则潜意识活动受到抑制,反之亦然。不管是有意识活动或潜意识活动,其内容都源于本人以前所闻所见所做,都已在其大脑中留下了记忆痕迹。二者所引起神经冲动,都将出现相应的躯体或情感反应。
进入气功状态后,随着以一念代万念,有意识的活动,引起躯体和情感这样或那样的反应。
潜意识在睡眠中也出现,这就是所谓的梦,由于它的作用,在梦中有欢乐,有悲哀,也有恐慌。但是,这是在朦胧状态下发生,其活动强度较高,仅引起情感反应。处于气功状态下的潜意识活动,人在清醒状态中,这种活动就较强,不仅可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还可引起躯体活动。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解释气功态下出现的许多现象。比如自发动功的产生,练功者在动功出现之前就可能见过听过自发动现象,并已在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而在气功态下,这种潜意识被激活,就出现自发外动了。幻觉的产生也是同样道理,精神偏差也更如此。
有些练功者出现偏差虽在练功前未曾出现,但这些人群多少带有心理障碍,且已在大脑中形成了潜意识活动,只是受到了较强的抑制而已。然而在气功态下这种被抑制的心理障碍被激发得以表现出来。
不过说明一点,对于这些有心理障碍的人,即使不练气功,也可能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发病。
在气功态下的潜意识活动,其作用有二个方面。从积极方面说,潜意识产生的一些美好的幻觉、自发动功等可以促进练功,消除疾病,促进心身健康。如我们有一位老师,一直都很压抑,在练功时出现自发外动,突然大笑大哭,结果,几年的抑郁情绪被这一大哭大笑解除了。以后,人也变得容光焕发。
从消极方面说,由于产生潜意识的对象并不都是美好的,因此在功中也有表现令人恐惧的幻觉,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那些不良的潜意识活动就更易表现出来,以导致精神偏差。
既然如此,就象药物治病有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一样,气功作为一种治病手段,也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气功并不包括百病。就其禁忌症而言,对那些有精神病史,瘾病史,性格障碍者,特别是那些平素虽未表现精神症状而又有心理障碍者,最好不要练功。
练功者平时应加强良性意识的训练,努力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意识,以保证练功顺利进行。(石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