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精神实践612
TUhjnbcbe - 2022/5/30 17:34:00
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点击收听?

我们通过反复地实验和总结,又发现了另一种渠道。为什么需要导引,既然能够出现息念状态,那就不需要导引,完全应该随时随地地进入状态。我们联系了气功、中医、周易、宗教、精神病人、息念状态下的调理现象等,气功随时随地都可以修炼,人人都可以获得外气,那么有没有不通过练功也能获得外气的方法?肯定的一点是:气就在人人身边。一边反复试验、反复总结,一边完整理论体系,最后总算找到了一条新思路。

第二天开始新的实验,当时,我对这一实验感到有些担心,对整个过程细细地揣摩了一个晚上。因为这是一种特别的过程,一旦失误,后果怎样弥补?弥补的方式就是调理精神病人的方式,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出现精神偏激影响不好,因此,只能用自己的人,后来决定循序渐进。

第一次就成功了,但不是所有人;第二次基本上都可以进入,但不是特别突出;第三次,干脆在部分人中进行,顺便帮他们调病,结果只有两人没有进入;第四次,全部进入,而且相当明显;最后一次我想在集体课堂上试验一下,又做了一次特别的思想准备,虽然出不了问题,但我们不是科研单位,也应该考虑做这种特殊的实验,社会上的人会怎样看待?考虑到来自学员的不理解,来自各方的闲言碎语。如果加大力度,这就可能成为最后的一次试验,结果不到十分钟实验成功。

利用这一手段,可以把人带入息念状态中,再加引导就会出现自调自排现象,这一方法特别强调思想导向,是气攻兴奋灶,而不是疾病反应,同时,没有感觉或有轻微感觉的病灶在这一状态下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这是去除潜在疾病或气攻沉疴的表现,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在不知不觉或舒适的条件下恢复健康。这种现象类似练功出现的所谓自发功,但这是被动的,没有那么费时,出现与停止全在施术者的指导下。同时发现所谓的气功走偏的原因是因为调理不调性、调病不调心。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施术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性,取消心中的妄念。

这一实验成功后,我们可以根据病人身体状况的需要,随时变换实用方法。

这部分实验的目的就是揭示心理与生理、意识与心灵、功态与常态、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找到一条把握生命、实现健康的新途径。

每一次实验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是特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发现并创立了大众化的天人气和健康理念,让人们重新认识自然、认识自我,重塑健康人生。

未完待续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实践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