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目:
《气功医学基础》共分两大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其中:
一、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辨证、经络学说五章。
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内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七章。
《*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谚语云:“为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是错”。经络亦是人体的内景隧道,李时珍讲:“内景隧道,唯返观者察之”。对经络的研习是从医入道法之一方便法门,对经络隐性系统了解亦是通往高层次修炼之路。
(二)奇经八脉
奇经为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脉的总称。由于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相互络属的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为“奇经”。
奇经八脉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以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不足时也可由奇经给予补充。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联系较为密切。
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诸阴经脉均来交会,故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心面,诸阳经均来交会,故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
任、督二脉是气功锻炼的主要运气路线,循任、督二脉周流一圈称为小周天循环,其效应也与“任为诸阴脉之海”,“督为诸阳脉之海”密切相关。阴阳二脉交会流通更有利于重新平衡、调和,使气血和畅。
冲脉与足少阴经并行,上至目下,十二经脉均来汇聚,故有“十二经之海”之称,亦称“血海”,具有涵蓄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起于肋下,环行腰间一周,状如束带,有约束诸经之功能。
阴维脉与六阴脉经相联系,会合于任脉(主一身之里)。
阳维脉与六阳经相联系,会合于督脉(主一身之表)。
阴维脉与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与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阴经上行。
阴跷脉与阳跷脉分别循行,交会于目内眦,共同调节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奇经八脉是气功锻炼中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之一,这主要和它们的生理功能、统属关系密切相关,奇经八脉中的俞穴,大多附于十二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俞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往期回顾
经络学说---十二经脉(续二)
小周天速成法与传统小周天的区别(续)
经络学说---十二经脉(续一)
十大常用属阳食物○生姜发汗散寒
小周天速成法与传统小周天的区别
十大常用属阴食物●空心菜清肠胃之热
经络学说---十二经脉
强化训练的内容、方法及要领
十大常用属阳食物○大葱通阳解表
经络学说---经络的分布及走向分布规律
十大常用属阴食物●苦菜清热血
经络学说---经络的组成
十大常用属阳食物○大葱通阳解表
图文编辑:勤灯
图片来源:摄图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