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后,年也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征兵时间区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上半年征兵从2月中旬开始,3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3月1日;下半年征兵从8月中旬开始,9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9月1日。
年“两征两退”改革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士兵退役时间对应其批准服现役时间。
征集时间调整改革后,征集新兵总量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征集的条件、标准、程序和相关*策不变,征集对象仍以大学生为重点。上半年征兵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往届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班学生和各类社会技能人才,下半年征兵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新生。着眼为优秀青年应征入伍提供均等机会,改革后,实行全域同步征集,即全国所有省、市、县都将同步组织两次征兵,征集任务数较少的县(市、区),可由所在地市统一组织,或以相邻县(市、区)为单位划片集中组织。
“两征两退”无疑是我国征兵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有效弥补了此前一年一次征兵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对缓解“征兵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大有裨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一制度的实施,必然对部队新兵征集和训练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和较大压力,需要在探索中逐步予以对冲解决矛盾问题。
征兵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
我国征兵制度起源于年建*之始,自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其后先后多次修改,直到年12月29日新颁布的兵役法,将陆、海、空*义务兵服现役期限一律改为2年,取消了超期服役的规定。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冬季征兵制度,*队入伍一般是12月。在很多老兵的记忆中,天寒地冻时训练队列的体验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
年,我国征兵制度经历了一次重大调整,入伍时间由12月份调整为9月份。这主要是随着*队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升,以及国家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逐步成为征兵的主要对象。把入伍时间调整至9月份,恰好与大学生入学或新学期开始的时间相对应,避免了学期进行到一半才去当兵的尴尬,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入伍的积极性。
年开始实施的“两征两退”改革,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考量。笔者试图分析一二:
一是避免战斗力水平的大规模波动。
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形成和消退,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以往实施的“一征一退”制度,都会造成一个特定时间内老兵集体退伍、新兵集体入伍。
部队是最讲究团队合作的地方,一个萝卜一个坑,部分士兵的退出无疑会导致战斗力的迅速下滑;而新兵入伍后,尚需经过2—3个月的基础训练才能补充到一线战斗班排,还需要学习专业技术、融入作战体系。这种大进大出,必然会导致战斗力水平的缓升陡降。而实施“两征两退”制度后,同一时间内退役老兵的数量会减少,对战斗力的冲击也会相应减少。
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改革主要是考虑在保持年度征集总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征集次数、减少单次入伍新兵数量,保持兵员平稳进出,确保部队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二是应对适龄青年参*热情下滑。
近几年来,征兵难的问题有所抬头,主要是适龄对象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年人口基数减少;随着家庭条件的提高,肥胖、近视、高血压等问题增加,征兵体检淘汰率提高;适龄青年可选择入学、工作等多条路径,参*并不是人生出路的最优解;国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公民国防观念淡化,等等。
在这些情况下,靠一次征兵较难完成征集目标,需要通过持续的动员和征集,让青年人有更多机会了解部队、走进部队,也让部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年轻人、鼓动他们参*。
三是以更灵活的方式吸引大学毕业生。
实施“两征两退”制度后,上下半年的征集对象各有侧重,其中上半年征兵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往届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班学生和各类社会技能人才。
对于这些毕业生来说,经过半年左右的寻找工作等探索,春节回家时或许在感叹生活不易,忽然看到了部队招兵的消息,报名参*的志愿也会相应增加。相比于在读大学生,他们没有回校继续读书的压力,有的还符合大学生士兵直接提拔成干部的条件,相对比较稳定,留队意愿要高一些。
此外,一些退役士兵选择“二次入伍”的,3月份征兵也会缩短他们重返部队的时间周期。
矛盾挑战不容忽视
“两征两退”制度实施,有利于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的巩固。但改革都是有阵痛的,这一制度推行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
一是兵役机构工作压力加大。
对于*分区、人武部等单位来说,以往一年征兵一次,从启动征兵到把兵送上前往部队的列车,集中精力忙活几个月就可以解决了。
现在实行两次征兵制度后,意味着兵役机构工作时间的延长,压力也倍增。如果算上前期的策划宣传,基本上一年的一半多时间都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后兵役机关人数大幅压缩,现役人员数量很少,还有值班、训练等任务,人少事多的矛盾将更加凸显。
二是一线部队训练新兵压力加大。
目前,除一些部队依托教导队、培训基地等训练新兵以外,很多部队都要抽调干部骨干,组成临时新兵连,组织培训新兵,这也牵扯了部队很大的精力。
实行两次征兵后,也就意味着有些单位要2次组织新兵训练,抽调干部骨干的情况较往年也会大幅增加,一些老兵连队也将出现长期缺干部骨干的问题,这必然对战斗力造成影响。
三是在读大学生士兵保留难题依然没有解决。
此前实施的“一年一征”制度过程中,虽然大学生士兵逐步成为新兵的主体力量,但并不是转改士官的主体力量。现实是,在读大学生士兵转改士官的愿望明显低于低学历的士兵。
这是因为现在多地实行的鼓励大学生士兵入伍的*策,都是以2年为期限,义务兵当满后退伍可立即兑现各类奖励措施,但如果留队的话,反而出现“服役时间越长、享受待遇越少”的倒挂问题。同时在读大学生士兵还面临着保留学籍时间有限、需要早些回去完成学业的问题。
这些需要研究出台相应*策,还需要*地联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在读大学生士兵留队意愿很难尽快提高。
四是退兵问题对部队的影响将更加凸显。
退兵是新兵征集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涉及到责任认定、*地对接、赔偿惩罚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在基层部队,常有“一个待退兵,拖垮一个连”的说法。现在,一些部队想退掉不合格或伤病残兵员,有的周期很长,来回“打官司”,牵扯精力很多。
随着一年两次征集新兵,意味着退兵问题可能拉长至全年,成为部队建设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需要从制度、流程上对此进行明确和简化。
全国征兵网是国防部征兵办公室指定的唯一官方网上应征平台,具有办理兵役登记、接受应征报名、开展*策咨询、查询个人信息、受理监督举报等功能,自年1月10日起,将全年2开通运行。
兵役登记(男兵)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已经进行过兵役登记,有参*意向的可直接参加网上应征报名。
每年兵役登记时间:1月10日至6月30日。
应征报名时间:
上半年应征报名:1月10日至2月15日;
下半年应征报名:4月1日至8月15日。
应征报名(女兵)
女兵应征报名对象:
上半年应征报名: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年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年上半年女兵征集,年龄放宽至23周岁。
下半年应征报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
补偿代偿*策:对应征入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班学生在校生,由中央财*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当年已被高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入伍后保留入学资格,退役后享受国家学费减免*策。
全国征兵(女兵)年应征报名时间:
上半年应征报名:1月10日至2月15日18时;
下半年应征报名:6月26日至8月15日18时。
入伍具体条件
一、年龄条件
年龄条件是硬杠杠,也是最基础的要求,由全国征兵网系统自动进行比对筛选,公平公正,童叟无欺。年龄条件不符合的,就不用拖关系打听了,没用!到当年12月31日前还不够17周岁的小伙伴,耐心等到明年再说吧,超过24周岁的就无缘*营只能后悔啦~
二、学历条件
1、男兵
全国征兵网要求: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7至22周岁(年1月1日——年12月31日出生);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年满17至24周岁;初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
2、女兵
全国征兵网要求: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含高校新生)、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年满17至22周岁。
女兵名额稀少,所以学历要求比男兵高多了:1.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不包括中专、职高、技校,也不包括往届生;2.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不包括成人教育、网络大学等。3.全国征兵网系统会根据报名女生的高考相对分数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才有机会进入体检环节。
三、身体条件
身体条件,主要依据年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应征公民体格检查办法》。身体条件是征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淘汰率很高,因此颇受应征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