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7天,孩子就能掌握蒙眼识字的特异功能。”
“当孩子用手去触摸一个字的时候,眼前立马就会出现一幅图像。这个字直接转化成图像了。”
“宇宙万物,宇宙空间里,他们孩子都能和宇宙连接在一起。”
这样的话你信吗?反正山东烟台的一位家长信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
山东烟台一位9岁小女孩的家长,为了给女儿“开天眼”、让女儿拥有“蒙眼识字”的超能力;
不惜花费元,为女儿报了所谓的“全脑开发”课程。
而该培训班的负责人则信誓旦旦地表示:
只要上了这个全脑开发课,最多只需7天,孩子便可以轻松实现“蒙眼识字。”
然而,当记者实地暗访之后才发现:
所谓的“开天眼”、“蒙眼识字”不过是个骗局而已。
在这段“揭秘”视频中,这名9岁小女孩一开始的表现确实堪称神奇。
因为,戴着眼罩的她只需要用身体的任意部位去触摸字卡和色卡,就能快速而又准确地识别出字和颜色。
可是,当记者把卡片放在小女孩的身后,或者用手挡住小女孩的视线后,她的“天眼”就消失了......
“没有眼罩,我的小天眼开启不了。”
听到女孩的这句话,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蒙眼识字”的秘密,就藏着这神奇的眼罩里。
原来,这个眼罩和鼻子之间有一道不小的缝隙;
透过这道缝隙,她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前的字和颜色,根本不需要什么“天眼”......
这真是让人目瞪口呆啊!
2“蒙眼识字”无疑是个骗局,无奈相信的家长还真的不少。
这些家长不知道的是,他们花巨款让孩子学习“蒙眼识字”,其实孩子学会的只有斜眼偷看。
年,宁波慈溪的史女士在一位家长的极力介绍下,花费元为女儿报了“蒙眼识字”培训班。
培训班的负责人表示,只要入班,孩子很快便能掌握蒙眼识别卡片颜色和蒙眼识字的技能。
史女士听完后,对女儿的培训结果很是期待。
可女儿培训结束后,却怎么也不愿意向她展示自己的“特异功能”。
几经盘问之下,女儿忍不住说出了真相。
“色卡上面的味道是有区别的,红的辣椒味,蓝的鱼腥味、绿的苦瓜味、*的橘子味。所以大家能分出色卡的颜色。”
“字卡没有味道,所以每次都要斜着眼睛从缝隙里偷看,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听了女儿的话,史女士当场报了警。
年,河南的韩女士和温女士也曾陷入“蒙眼识字”的骗局。
因为轻信了其他家长的宣传,韩女士和温女士花费数万元将孩子送进了“右脑开发”培训班学习“蒙眼识字”。
然而,韩女士的女儿在参加了几期培训之后,便告诉妈妈自己之所以蒙着眼睛也能识别字,其实全靠偷看。
而温女士的女儿也非常排斥这个培训课程,并悄悄告诉妈妈,班上的孩子都是仰着脸在偷看。
没想到,“蒙眼识字”的诀窍就是“想方设法偷看字”。
坑家长钱、诱导孩子撒谎,这样的“培训班”,简直就是谁上耽误谁!
望子*、盼女成凤无可厚非;
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培训课程,家长一定要擦亮眼。
3我们这代家长,真的很容易陷入教育焦虑。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成绩优异,我们不免也会想要攀比。
一些无良培训机构正是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毫无底线地夸大培训效果,将家长引入骗局。
年10月,无数家长都曾被这样一个名词所震惊:
量子波动速读。
据媒体报道,北京某培训机构宣称他们所开设的“量子波动速读”课程,能够轻轻松松让孩子变成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经过培训的6到12岁的学生,通过快速翻书的方法,1至5分钟内就能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甚至不用眼睛看,就能过目不忘。”
看到这句话,圈妈忍不住笑出了声。
然而,在看到该培训机构给出的“科学原理”后,我才知道自己笑的太早了:
运用HSP高感知力量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在高速翻动书本的过程中,大脑呈现动态影像,从而实现超高速阅读。
翻得越快,孩子就离宇宙越近。
简言之,在神秘量子的帮助下,孩子分分钟就可以练就“一眼万字”的神技......
这样神乎其神的培训项目,明显就是敛财而已。
可是,部分深陷教育焦虑的家长却对此深信不疑。
有不少家长甚至在群里互相攀比,看谁的孩子读书速度更快......
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除了能在孩子得到夸奖时收获短暂的虚荣感,并没有任何意义。
4养娃,别老想着走捷径。
父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孩子认真努力、脚踏实地,何愁孩子的未来不美丽?
前段时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因在高考中取得分的好成绩而上了微博热搜。
据悉,钟芳荣自一岁开始便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小学六年级开始,她便在寄宿制学校上学。从小到大,钟芳蓉几乎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
但是,钟芳蓉学习很努力、很踏实,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而钟芳蓉的父母虽然一直在外打工,但是却很关心女儿的学习;
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便拼命打工赚钱,为女儿积攒学费......
因为父母懂得努力读书的重要性,自己也非常刻苦努力;
所以即使没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钟芳蓉依然成为了学子中的佼佼者,为自己、家人,乃至全村的人都争了一口气。
除了钟芳蓉,振奋了无数农村学子和家长的学霸,还有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的赵桂宁。
在今年的高考中,来自黑龙江穆棱的赵桂宁考出了分的高分。
因为家住农村,父母年纪也大了;所以高考一结束,赵桂宁便去了建筑工地打工。
甚至当老师告诉他高考成绩时,他还在工地搬砖。
跟钟芳蓉一样,赵桂宁几乎没有上过辅导班;
他能考上清华,靠的就是自身的努力勤奋和父母义无反顾的支持。
养娃,没有捷径;
孩子,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天才”、“神童”。
想要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都要脚踏实地。
5做父母,的确很难做到真正的佛系。
在处处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下,即使你不焦虑,焦虑可能也会找上你。
适度的教育焦虑,对孩子而言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能促使我们更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也能促使孩子学习更努力。
然而,过度焦虑、甚至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而“不择手段”,就大可不必。
因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需要过程;
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孩子一定会在恰当的时机给我们惊喜!
本文图片及视频素材综合于网络。
本文为米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