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荣退休了,把多少年缺的觉都补回来了,买菜做饭、家中琐事,一天到晚也没闲着,但总感觉到空落落的,多年的职业病始终困扰着,头晕、肩膀抬不起来、莫名的腰疼,说病不是病,浑身不带劲。一日同学小聚,聊起参加太极培训班的趣事,第二天,对运动不感兴趣的我被他们硬拉去“铲锅铲”,参加了老科协第三期太极拳健身气功培训班,记得非常清楚,那是年的元旦。
年前年后两个月的学习,跟着口令能完整的把八段锦顺下来,对每一式的转换和连贯动作还是糊里糊涂;通过上网查资料对健身气功的理论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老师讲的“明理再得法”还是一知半解;看到老师带着大家在练习中的那种“感觉”,我还是雾里看花;对老师讲的“立身中正”,我还是囫囵吞枣;对老师讲的“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等,我还是顾前不顾后。培训结束后还是感觉和做操差不多,但肩膀不知不觉中好多了。
一年多来,我每天坚持锻炼,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还学习了陈氏22式太极拳、健身气功六字诀、大舞等,每天一个多小时的练习后,都会感觉神清气爽,思维请晰,浑身很舒服,最重要的是经过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困扰多年的肩椎疼痛明显好转,头也不晕了,体会了练习八段锦的神奇。
年4月26日,我荣幸参加了县太极拳协会举办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再培训。这次的培训让我一年多来的迷茫有了解惑,基础理论和功法演练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老师讲“明理再得法”,我的理解就是知书才能达理再能了解功法;习练时的感觉就是劲道;立身中正就是不偏不倚;有上有下就是对拉呼应。比如老师讲的“背后七颠百病消”,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但是他把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等融贯其中,“脚尖踮起肌肉紧,中指向下肩放松;百会上领脚跟下、提肛吸气胸要空;下额微收目平视,呼气下震肾气通;一紧一松堪称妙,坚持锻炼不中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用这通俗易懂的俚语和生活中的口语授课,好记又好练,受益终身!发自肺腑的感谢李国龙老师,感谢同学们,我会一直坚持练下去,把太极文化融进拳中,把健身气功融进生活,和“闺蜜”相伴永远!
这是我的一点习练体会和学习李老师教学课件整理的,有缪误之处请指正!
供稿:徐春
响水县太极拳协会老年大学太极培训班老科协健身培训中心老体协健身气功辅导站陈家沟太极拳总会响水分会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