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丰富同学们的暑期生活,体悟中医学理论,强身健体,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在章文春教授的组织带领下,通过网络平台,开启了为期六周主题为“修身治学”的线上暑期集训。参加集训的有气功科学研究所的硕博研究生、本科中医(5+3)班、中医摇篮班的学子们及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共余人。本次集训,在“修身”方面,安排了早晚的气功锻炼,内证于己,强化同学们对人体之气的体察,强身健体;在“治学”方面,章教授带领硕博研究生们进行中医气学说的线上直播课教学,并给同学们推荐了相关的书籍和视频进行学习。以下是西旺博士的读书学习感想。
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生、长、壮、老、已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而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源自古代先贤对世界的观察与领悟。中医最初养生保健实践其实也是对于大自然自我修复功能的一种模仿。例如,水是生命之源,而地球上60亿人口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水,但只需要一定时间的细菌降解,地表沉淀过滤,大气循环等地球自净功能,水又会变为最初良好的状态。老子都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那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因而可以说中医学希望达到的治疗方式,十分接近自然界“水”的哲学理念,强调可以调动自身恢复潜能,来而达到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目的,而不同于现代医学中以杀伤消灭致病因素为主要方式的治疗思路。
《上古天真论》中有云:“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想要保持健康状态要做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那么如何做到真气从之那?中医尝试很采用针灸,中药,气功等等多方法,力求找到人体正确的循环运转方式,并且补偏救蔽。而跟随章老师学习气功,尤其是在中医内证体察和意识训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医药学者利用各种方法导引了人体中的“炁”。
1、气功与导引
气功本又叫做导引术,是通过意识的运用使身心优化的自我锻炼方法。古语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运用意识是练气功的关键和核心,自主的内向性锻炼意识,可以引导身体体内环境的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素质的目的。气功健身与其它方法健身的根本区别就在意识的导引。古代也有练气功叫做“九层炼心”的方法。笔者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功法中的口令,发音,动作很多就是为了加强意识的集中,如章老师提到五元庄中仙鹤独立为何要求单足站立,因为精神集中方能保持平衡,意识自然由外内收,向混元窍集中。此外发音练习中也是强调意识向体内转移,大部分发音的效果都需要用到胸腔共振,古典气功“太上玉轴六字真言”,即呵、嘶、呼、嘘、嘻、吹。佛门的唵、吗、呢、叭、咪、吽。继而可以配合发音意识回收,力量内聚,无论运行功法都由内向外,还是硬气功武术发力以点破面都需要如此。
2、方剂与导引
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普遍手段,和针灸类似是被动导引,而在遣方用药比较注重引导机制治疗疾病的比较受到现代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