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来,具本艺老师工作团队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精准习练郭林新气功,组织开展了六个板块新气功大讨论活动,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深受癌症患者的好评。很多学员通过学习,受益匪浅,练功效果非常突出,增强了练功信心和决心。许多人在群里分享了练功心得和体会,有的还晒出了近期复查报告单,学员们有的体检指标已经完全正常,有的指标明显好转。有的学员声泪俱下的说出病情改变的全过程,内心充满了感谢和感恩。感恩具本艺老师,感恩郭林师祖,感恩郭林新气功!
今天大讨论的板块是栏目,讨论的话题是《自在快功之点和线》。两天前赵树森班长已经在学员群里做了讨论安排。
赵班长:郭林师祖传授给具老师的自在快功,是在特快功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发展和升华的特快功功法,无论是动作设计还是功理功法,内涵都非常博大精深,一招一式都是宝,一点一线皆文章,越做越轻松舒爽,越悟越“有东西”,是难得的“活教材”,是取之不尽的良方宝典。能够看到、学到、悟到具老师承传的抗癌精华功法,是我们这些身患重疾者的缘分和福分,是康复的希望和摇篮。今天,我们在这里以群聊的方式,学习、讨论、消化、分享老师的功法,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敬请大家积极围观,踊跃上阵!讨论方式,可以系统成文,可以感悟分享,可以三言两语,可以提问探讨,或浅或深,或点或线均可,没有学过此功法的,也可以谈感想,谈认识,提问题等。请一定不要顾忌,大胆参与。谢谢大家!
下面是老学员朱修江的感悟
我对自在快功之点与线的感悟
具老师在培训班上和上微课时,经常讲到点、线,特别是自在快功(扬天旗、击天鼓)授课时,多次强调注意点线到位。本人通过习练自在快功对点、线略有感悟,借此次《自在快功之点与线》功法讨论的机会,谈谈我的拙见浅识。不当之处,请老师同学功友们指教,以便本人提高认识。
我对自在快功点、线理解如下
点是动力源发力点、传力节点如腰部、肩胛(膀子根)、跨部(大腿根)等部位。
线分有形线(躯干肢体的运动轨迹)和无形线(两脚内侧行走碾压的行进线)以及射线(躯干及肢体端部发射的气流射线)
点与线的关系:点是线的起点,线是点的移动轨迹。
具老师经常讲到点线的问题,说若点线到位了,人走起来是很轻松的,不感觉得累。具老师为了形象的讲解自在快功点与线,她给我们讲了她打保龄球的故事,朋友邀请她打保龄球,可她还从没打过,上场前先观察别人如何打,通过观察,她说这不就是运动点与线的关系吗,她上场,结果横扫一大片,全击倒了。这就是老师平常练功点线到位的在不同的运动项目展现吧。她腰部的点线转化到手臂上的点线上发力就打的准。
自在快功如何找到点与线呢?我认为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到点与线的部位。
我认为腰是主动力源原点,胯、肩胛为次发力点。躯干关节,肢体关节为传力节点,这些都是点。我们的躯干、上下肢体,做上下前后左右起伏摆动伸展的运动轨迹就形成了线。
自在快功的点、线到位做功就具备了力度、深度、广度、稳度的特征和“圆、软、远”原则,给人感觉轻松洒脱飘逸。我的理解感悟如下,
力度由主动力源点来完成的,走自在快功下腰、提胯、抬膀这些动作就是主动力点带动次动力点来完成。
深度是由躯干、上肢,下肢运动拉伸的有形最大长度就是做到抻筋拔骨,这就是线。
广度是躯干、上肢、下肢端部射出的最大无限长度,如老师说射向“天边”,踩到“地心”。
稳度就是左右手臂摆动的幅度角度要一致以保证身体正不左右两边晃,做击天鼓、扬天旗时两脚的内侧碾压行进线就走在脊椎中线垂直下来的那条线上,这就做到了正功稳,具老师讲课说两个臂、大臂,要感觉是在肩外边,肩的外侧,往上提、往上伸、往上摆,不要向里,一定要把胸彻底打开,特别是左边,因为右边用的多,所以左边总是感觉有点弱,没有右边儿长。这样做我认为一是把胸扩张开多吸氧,二是起到平衡身体作用,如同杂技演员走钢丝用双手臂或平衡杆来平衡身体一样。
总之我个人认为做大旗、天旗、大鼓、天鼓才能抻筋拔骨到位,找到点线的感觉。小旗、中旗、小鼓、中鼓只能作为开功、换脚、收功的过渡时做。
朱修江.5.16
以下是赵班长的点评
朱修江谢谢您!讲的非常精彩、全面、透彻!把点线的概念、原理同老师的功法结合得既精巧微妙又浑厚扎实,纵向有深,横向有远,论”点”如星满夜空,说“线”如涓涓流水。特别是结合功法分次阐述“点线”概念后,从力度、深度、广度、稳度等四个维度,准确细腻地解读了自在快功之“点线”的凸显和运用。看得出您练功的扎实和求理的执着和悟性。非常感谢您给大家这么好的分享!谢谢!下面是老学员王长莪的感悟
具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在快功中的点和线。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今天,大家在一起学习探讨,我斗胆说说我的想法。
在做自在快功时,我们的身体可以视为点、线的有机结合。气海穴(中丹田)为原点,脊椎为轴线,手臂的运动轨迹为两条曲线,腿脚的运动轨迹为另外两条曲线。
做自在快功时,要做到上虚、下实、中间活。上虚,可以理解为用意不用力;下实,可视为脚根稳稳当当地落地,使人感到浑厚饱满。中间活,就是松腰、松胯。
做到了上虚、下实、中间活,就能进一步做到,以点带线:以脊椎为轴线,松腰松胯,丹田劲才能轻松地到达四肢的末端,身体才能做到中正安舒,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周身一体。
王长莪516
以下是赵班长的点评
王长峩谢谢您!说的非常实际贴切,给人一种上采天光、下接地气、心揣宇宙的感觉,都是您多年来苦练深悟的精华!您是从人的整体结构说“点线”,丹田是原点,脊柱是中轴线,两臂两足是结构运行曲线,充分体现了以腰为主宰和中枢,上下、左右、前后“五弓对拉”、“上虚下实中间活”的整体平衡结构的宽宏图景。点线分明,喻事喻理清晰明快,有春风化雨之感。辛苦了!谢谢您的精彩分享!敬请期待下期:自在快功之点和线(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