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晚睡早起,衣着宽松,适当的散步,使精神轻松愉快,保持体内的生机。不要过分劳累或发脾气。否则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这段话说出了春季养生的特点和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精神调摄
春天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在我国民间素有“菜花*,痴子忙”的说法。肝主疏泻,人的情志调畅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反复持久或过激的情志,都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在志为怒,喜条达而恶郁抑。因此,春季要注意严格监督精神病患者遵守医嘱,进行正规治疗,切不可擅自中断药物。
肝在志为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故春季养生,要力戒暴怒。“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怒不仅伤肝脏,还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在《老老恒言·戒怒》篇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情绪对肝病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笔者行医过程中遇到许多肝病患者是在遭遇到情感的挫折后出现病情急剧加重的。所以,肝病患者应尽量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对于自然万物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不罚。”要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怒气,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不平事,宽厚地对人对事,保持内心的平静。对于已有的疾病,不要忧心忡忡、惶恐不安,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既要正视它,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又要“藐视”它,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运动调养
立春为早春,所谓春寒料峭,注意不宜过快减衣。而且,由于人们的肝气升发,会引起旧病复发。如脾胃病、肝炎和心肌梗塞等病人,在这个季节最容易发病。内火可以引来外感,春温最常见,如感冒、肺炎、流脑的增多。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不适合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可进行如下运动如散步、体操、太极拳等,既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脂肪肝患者需趁大好春光,加强体育锻炼。适合的体锻形式是大步快走(45分钟步行4.5千米)、慢跑(每周5次每次45分钟)、骑自行车(每周4次,每次1小时,骑行14.5千米),以及上下楼梯、拳操、游泳、打乒乓球等强度小、节奏慢的有氧运动。
刚开始运动时,运动量可因人而异,以微微气喘、心跳达每分钟次左右为度,此后可逐渐提高运动量。靠爆发力的大强度、快节奏的剧烈运动,如短跑、跳远、投掷、单双杠、踢足球等,主要需从体内无氧酵解途径获得能量,消耗脂肪不多,因而对脂肪肝并无多大益处。
起居调养
春天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故有“春困”之说。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春天在起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每日睡眠控制在8小时左右,但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中医子午流注认为:肝胆在23时至次日凌晨3时最兴奋,各个脏腑的血流都经过肝,肝胆在此刻发挥的解*作用达到最高峰,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现代医学实验证明,睡眠时进入肝脏中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增加肝的血流供应量,可提高对肝脏的供氧和营养,有利于肝组织损伤的修复,促进病情稳定。但也不能过分强调卧床休息。若活动太少,同时又营养过度,可使体重持续增加,有形成脂肪肝的可能。此外,病人也可因活动过度减少,导致腹胀和便秘等。
肝为罢极之本,故应注意休息质量勿过劳(体劳、劳神、房劳)。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应注意卧床休息。慢性肝病不提倡长期卧床休息,一般静养为主,酌情选择散步,静气功,保健操等。恢复期病人在注意休息质量的基础上,可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天不宜顿去棉衣。肝病患者本身体质虚弱,减脱冬装尤宜审慎。
此外,慢性肝病患者性生活也应当适度。肝炎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可以恢复性生活,但应有所节制。祖国医学认为“肝肾同源”。房事频繁可致肾虚而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对肝炎病人来说,可导致病情反复或加剧。肝炎恢复期病人以每月1~2次性生活足矣;也可根据夫妻双方健康状况,以不引起困倦、稍休息体力即可恢复为度。
“展望·健康风尚研讨会”回顾
“展望·健康风尚研讨会”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