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话ldquo周天rdquo蔡志仙
TUhjnbcbe - 2020/11/27 6:24:00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编者按

为加强同学们的气功科学理论水平,江西中医药大学章文春教授带领气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正在进行暑期读书活动,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庞鹤鸣教授著的《混元整体理论》、《针灸心法浅谈》等书进行深入的学习,以下为蔡志仙硕士的读书心得。

在武侠电视剧中,我们常常听到打通任督二脉,运行周天等;在古代天文学中,我们也看到过“周天”这样的字眼;甚至在中医典籍中,比如《*帝内经》,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周天”。那么究竟什么是“周天”?它有什么发展源流?为何它会成为传统气功用语?

本文基于庞明老师著作《传统气功知识综述》一书的内容,因书中多涉及古文,晦涩难懂,但作者庞老师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归纳,也用了现代化语言进行解读,很值得我们一读。接下来就看看书中对“周天”的认识。

一、周天学说

周天学说是传统丹道派气功指导炼丹的法度。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周天学说是关于神气沿特定的路线环转运行的学说。周天原是天文学名词,指观测到的天球的圆周。天空星体沿圆周运行一遍称作一周天。传统气功借喻人的神气沿一定脉路环转运行,为运周天。以运周天的形式修炼气功,是传统道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方法最多的功法,指导周天功的理论也很繁杂。

二、周天的天文学含义

周天一词最早见于《周髀算经》,据传该书是殷、周时的作品,最晚亦是西汉时所作。书中曾有“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语。在《淮南子》中,不仅把周天的内容作了更清楚的说明,而且把周天作为计时的方法也做了介绍。文中说:“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于天......反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而成一岁。”又说:“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天维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徙,一岁而移,十二岁而大周天,终而复始。”

这里把太岁纪年每十二年环行一周称为大周天。在《礼记?月令梳》中又有一日一夜的周天的陈述:“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一周天。”由是而知,周天一词是传统天文学中比较常用的词汇,只要天空的星体沿天球的圆周方向绕转一周,都可称做周行于天,简称周天。把需时短者称作小周天,需时久者则可称作大周天。

三、周天一词为何会成为传统气功用语?

其一,传统医学的天人相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天整体观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在中医理论尤为突出。中医理论认为人身乃一小天地。如《*帝内经?灵枢?气穴论》中说:“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帝内经?灵枢?脉度》中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帝内经?灵枢?营气》中说:“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己,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此外,在《*帝内经?灵枢?五十营》中作了更加具体的阐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这里把气流行人体经脉一周与二十八宿的天周相比类,恐怕是后世气功把神气沿一定的经脉循行一周称作周天的直接导说。

而且《*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篇》不仅把卫气在经脉中运行与“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相比类,把卫气在内脏的运行与之配合共完一周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卫气在内脏的循行顺序:肾→心→肺→肝→脾→肾,与后世气功的内脏小炼形的顺序完全一致。

其二,把气功内气沿任督二脉运行一周喻为周天,尽管周天的内容很多,但神气沿任督二脉路线循行是基本内容。据考察,秦汉以前,已经有了周天功的练功方法,但无周天之名,至于后世气功谁先借用周天这一概念,尚无从稽考。《参同契》一书的内容,虽然已借用天周二十八宿来阐述修炼气功的法度,但是尚未用周天之词。

唐朝钟离权、吕洞宾的气功著述中虽有周天之词,如《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中就有“而足满周天”,但仍是指天文学内容,而功法运用则称“河车搬运”、“玉液还丹”等。至宋朝《道枢?华阳》一书中已明确指出:“善练丹者,以三昧之气,依乎周天之运,五日一气,节次而进之,积之百息曰小成,千息曰中成,万息曰大成。”但对循行任督仍称“肘后飞金晶”,未直称为运周天。

只在《灵宝篇》中,才正式用了周天之名目,如“周天火候何如哉……故圣胎坚矣,则加火候以至于小周天,胎全气生矣,则加火候以至于大周天。”元朝陈虚白在《规中指南》中则作了更明确的阐述:“夫坎离交媾,亦谓之小周天”,“夫坎离交媾,亦谓之大周天,在坎离交媾之后见之。”自此以后,不仅周天之名进入了各家气功的著述中,而周天内容也逐渐繁杂起来。

江西中医药大学

气功科学研究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话ldquo周天rdquo蔡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