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合一
德国华商报专栏作者
往期精彩:
欧洲首现以中医“养生”和“气功”命名的街道崂山养生在海外发扬光大
......
夫唱妇随海外推广气功养生学
气功养生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历史悠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气功热仍很明显的。随着中国*治经济地位大幅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了独特魅力。在国际交流中,中国地位提高和传统文化魅力这两种因素同时并存。气功养生,数千年流传的人文文化的精髓,迄今国内花国外香,发挥出积极的民间作用。而在中国范围的全民气功浪潮可追溯到紧随文革后约至年,也就是学术史研究所说的近代国内第二次气功热。几千年的中医养生长河,尽管气功从文字上似乎至今尚无一致的定义,然而从内涵和本质,无论传统经典到现今中医最高学府,从盛世中央王朝医院,医学治疗到体育项目,名称内容描述虽有所异,但直接间接在论证着一个大同:中医在养生,中医教育在社会,中医人才在民间。强自身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创新,把握气功锻炼的精髓,让传统气功能够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太极气功18式(隋青波画)80年代初,笔者感恩祖国之托,西行德国学者交流。临行前,老母亲以她亲身的体验,几乎是强制儿子去学气功,郭林气功(吸吸呼)、鹤翔桩,捧起灌顶等社会流行功法,都是当初跟妈妈学的。多年教学和实践的验证并医养的理论基础指导,它们都成为学员喜爱的主要培训功法。当初,老母亲告诫,出国学习,气功保障健康,简易便宜,德国的医疗太昂贵,为国家节省分文,只有健康才能为祖国好好学习。这个初心远谋了儿子三十多年的海外生涯,而母亲中华,大医神明养生相助。杜红,原*区疗养院理疗师,本职工作就是理疗康复。气功是当时国家一级疗养院理疗的必选。凭借职业的优势,杜红女士在工作中专业学习运用了国家检验推行的学府功法,如太极气功18式,养心功,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健身气功)等等。这些源于中医养生,社会和学府的功法,通过自我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改革和创新,析精华糟粕、祛为存真,多年勤耕细作,使之汇集成一套适应于在学府教学、社会教育、医疗培训的动静内外修养相兼的功法系统。以医养合一为这一传统而又新颖学科的基本理念,升华成了具有理论基础,功法合理,系统规范职业教学和培训。使气功养生精华能借助于现代学府体制得以承传,从而有利于融于现代科教。以传统中华文明促进大众健康,以大众健康赢得世界和平。大医扶正(隋青波画)自年起,由笔者夫妇创办的气功医养职业培训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的教师和气功师千人,有相当一批医疗工作者,其中包括医疗集团的企业家、主任医生、教授。他们利用气功广泛地参与社会团体、成人教育、诊所、康复中心和社会医疗集团的防治康复活动,成为传播中医养生的海外生力*。气功医养职业培训包括基础培训班和专题进修班。教学大纲的时间和内容以及结业一方面是根据社会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兼顾德国社会教育培训的要求而统筹设计的。时间多以星期为单位,分散于全年各季节。无论是基础班和进修班中,以自我康复修养为第一宗旨和指标,学员们应在一周培训中首先是自己身心健康获益。理论学习功法实践相兼,知识和能力相向提高。气功是一种整体疗法和良好的养生方法,对人体身心具有整体和谐的影响。气功能激发人体的潜能,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调养机体内在的自我调整系统和抗病能力。气功能调节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使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及免疫造血系统等功能得以改善和提高。通过气功锻炼可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内气循经络通达全身,起到疏经活络、通畅气血、化淤散结等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抗衰延年。气功的特点还在于它把意念的自我调控与身体的体力锻炼相结合,有静有动、有内有外,优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中医养生的理论基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自然社会整体观。因此中医的学习与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西医的教育如学识日增,而中医如学道日减。奥地利国际培训中心希望国内外社会学府同仁们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