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南怀瑾说偏差
TUhjnbcbe - 2020/11/3 0:53:00
“明邪气障而气太粗野(一)。”明邪了以后,气脉发生障碍。我们人人都有气脉,平常当然不觉得,除非有毛病才觉得,这是讲坏的一面。从好的一面讲,是你修到了就感觉到气脉了。你们一天到晚在昏天黑地无明中,当然不觉得。“明邪”走入邪路时,气脉有障碍,气就非常粗野,变成普通练武功,练内功的气功,不是真正在修道了。练气功的人,对健康长寿绝对有辅助,但那不算是道,可以说它是气障明邪,是练有形的气了。这话要注意,你气脉一动,对世间法处处都执着,平常本来看空了,这时反而执着,什么都要,这就是气障,自己不知道,反而妄念增多,空不了啦。不过依世法来讲,读书也懂了,一切思想,知识也知道了,好像在进步,可是这个是邪门。所以邪与正很难区分的。正中之邪就是歪了,这时候你的妄念变成主体,临济讲这是宾做了主,曹洞言这是臣做了君。这个时候,没有明师指点,一堕下去,自己不晓得几生几劫才翻得过来。“唯生嗔恚(二)。”脾气越来越大。所以学武功的人爱打架,练气练得一身都发胀,格老子看到就想揍人,连自己挨打都过瘾,练气就有这个毛病。当然学武功的,如果气化得了,那就走上空明定去了。“妄念增甚而粗猛(三)。”就因为气修好了,气脉动了,因此对人世的一切也看不惯了,这就是由气脉所发生的毛病。但不要因为过程中的毛病而害怕,不修持还没有这些毛病呢。这是第三个明邪。“气盛而昏眩(四)。”有时候工夫做得好头脑会发昏,有些则感觉想要睡觉;这个时候大大需要睡眠。所以道家、密宗至这个阶段要闭关,大睡一觉,那一大睡说不定三个月、三年都睡下去,如果讲病态,也是得了睡病。修道有时候到了某种程度,就像得了睡病一样,道家有很多,陈抟在华山,一睡九年。俗话说:“彭祖年高八百岁,陈抟一睡一千年。”禅宗祖师好几位也都大睡,临济悟道后,在禅堂里一躺就睡。丛林下禅堂,谁敢这样不守规矩?他不管,把禅榻弄一弄就睡;师父黃檗过来巡寮,手里拿着棍子打人的,看到临济躺在那里睡,他却不响。有两个坐在临济旁边的,他们用功得很,*檗拿着棍子两个都打,说:这个年轻的在参禅,你们在这里打什么妄想!一点都不冤枉,临济那时就是“气盛而昏眩”,进入那个境界了,需要睡觉。所以善知识如果道眼不明,怎么接引人,照应人呢?如果那时说临济是昏沉,只睡觉不用功,你就把他害了。所以真到了这境界时,需要睡。翻一下身子都不翻,一身是柔软的,就是所谓的“暖、寿、识”。普通没有到这个境界的,就是病态的境相。“不欲住于一处(五)。”心不能在一个境界上专一而定,甚至影响到生理也不定,在这里坐不住,到那边也坐不住,跑到街上,又觉得厌烦,反正哪里都不对。然后只怨环境不好,没有清净地方。其实净土是在你心中,哪里不清净?因为自己在业报中,而不自知;因气动了,但气走邪了,明邪而发生障碍。换句话说,自身的气质改变了。“此乃由所弃而成者五种。”以上五种偏差,是由于世间法放空了,修气有成,而变现出来的毛病、偏差。――摘录自《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怀瑾说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