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2月中旬起,中国武汉短期内出现了以发热、乏力、咳嗽、呼吸不畅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研究表明该类病例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该肺炎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因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株的免疫力,病情迅速蔓延。
冠状病*尚无特效药,因此对抗新型冠状病*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抗病能力,《灵枢·百病始生篇》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生活起居失常,寒温不调,或过度疲劳,以及体质偏弱的情况下,腠理疏懈,卫外不固,外邪乘袭,正气不足与之抗衡而发病。《医学入门》云:“虚则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1]。从证象来看,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属寒湿之邪,通过艾灸亦可温通经络,调理气血,补充人体正气,起到防卫免疫的作用[2]。
中国古代常以灸法治疗传染性疾病,称其疗效“治十中十,治百中百”[3],不无道理,大多数传染性病*不能耐受较高的温度。研究表明,冷藏和室温下,冠状病*活性稳定,达到37℃以上时,随着温度升高,病*滴度逐渐下降,因此加热具有消灭冠状病*的作用[4]。新型冠状病*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灸法可在5分钟左右使皮表温度达到60℃左右,皮下温度达到50℃左右[5],可维持灸下组织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高温以达到灭活病原体的作用,即把“生苗”(未灭活的病原体),“煮”成“熟苗”(灭活的病原体)的过程[6],有效消灭病*。另外,艾灸可能通过诱生和促诱生干扰素来发挥其抗病*作用[7]。
灸疗方法普通易感成人
取普通艾条一支,对折成二,同时点燃,距任脉中脘至关元穴直线上2-3cm(前正中线肚脐上下约4横指距离)上下回旋灸疗,待任脉灸至潮红,再沿带脉左侧大横穴灸至右侧大横穴(平脐水平线左右约5横指距离)一天一次,一次一支艾条灸完为度,一周一个疗程。容易上火的人群,改灸足三里、丰隆穴。
小儿易感人群
取艾条一支,点燃,距离穴位2-3cm,灸督脉身柱穴和肺腧穴,每穴灸至潮红为度(小儿皮肤敏感,大约3-5分钟),隔日一次,连灸三次。
寒湿型感冒和疑似有接触者
取普通艾条一支,对折成二,同时点燃,距离穴位2-3cm,先灸背部膀胱经大杼、风门、肺腧穴位,上下回旋灸疗,待一支艾条灸完,再按普通易感人群灸法灸腹部。严重者可往复循环灸至身轻体快舒适为度。
由于病*对热敏感,没有艾灸条件的朋友,亦可以电暖宝、热水袋、电暖气温灸上述部位。不论何种方法,请注意烫伤和保暖。
注意事项(1)正确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因为口罩的作用是阻挡病*传播的载体,即飞沫等,而非直接挡住病*,因此一般外科口罩即可有效防止病*的传播;
(2)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4)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5)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7)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休息,及时就医。
[1]钟蓝.传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6,5(6):46-48.
[2]王旭升.灸法的实脸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48.
[3]郭世余.中国针灸史[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7-40.
[4]鲍作义,刘永健.SARS病*对温度耐受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消*学杂志,20,3:-.
[5]龚启华,王志煜.灸时皮肤上下温度看灭活病*所需的灸热量[J].上海针灸杂志,,30,3:-.
[6]龚启华,王志煜.探秘经络及针灸与气功之精华[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0:58-68.
[7]仇裕丰,王建陡.艾灸治疗病*病机理探讨[J].北京中医杂志,,5:49-50.
作医院治未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