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教三宝及道教的气与道
TUhjnbcbe - 2025/7/30 13:49:00

道教三宝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学道、修道、行道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为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依奉道之“道、经、师”三宝。二为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是为出世的人之三宝。三为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基于老子《三宝章》记载:“我有三宝,一说慈,二说俭,三说不敢为天下先。”

道教的宗旨

道教的宗旨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炼形存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乐生贵生”。道教是对生命积极追求的宗教,而且对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性非常注重。救人、拔幽多是表现在对道教医药的钻研追求和在度幽法事上对幽魂的济拔上。道教以忠孝为根本,以敬天法祖、利物济人为要务,以自由、平等为原则,在学道、修道与行道之中毫不拘束,追求自然而然。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人间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类道德的楷模。故道教徒尊道贵德,期于与道合真,形神俱妙,成为神仙。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人的生命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不是掌握在某些无形的神秘力量里,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我命在我,富贵不在天。就健康生命而言,人通过服食药物,行气导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在没病之前进行调养,使之得到健康。古人说:救济受灾的人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如防患于未然,将灾祸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思想,是道教修行、改变命运的根本指导思想。

道教认为道是气的物化而来的,是“虚无之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气化而来的。道家所讲的这个气,千万不要误解为空气或者大气层的气。所以研究中国道家哲学,对于这个“气”字一定要搞清楚。

我们现在写的“氣”字,是中国文字自然的演变,这个气中间有个米,代表米谷之气,是吃了东西以后的呼吸,营养进去的这个吸收功能。至于空气的气,过去写法中间没有米字,就成了气。那么道家的气原始写法那个“炁”,中间是没有连着的。古代炁字,就是两横。现在这个“无”字,是中国古字的“無”,下面有四点,中国字四点是代表火,无火之谓炁。我们勉强地借用现在观念只能说,生命的本能是这个“炁”,但是我们一点也没有发挥这个“炁”。

发挥这个炁字道理还有很多,大家打坐做工夫,开始都是用鼻子呼吸。人们练气功,都是由这两个鼻孔玩的花样。但是的确可以利用呼吸之气来修炼身体,这是最初步的工夫。真达到所谓气充足了,神凝气聚,精神专一,达到这个境界的气已经不是呼吸的气了,同呼吸就没有多大关系了。验证一个人是否活着,不就是问有气没气?

老子把这种气叫做道,也是假名,所以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东西,叫它什么都可以,它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但是心物都是它的变化。老子、庄子的道家观念,认为宇宙之间这个功能就叫做物化,但是这个物,不要认为是现在唯物思想的物。所以读那个时候的古书,常常读到这个物,有时候这个物是指实体的东西,有时候这个物是代号。等于我们现在骂人,你是什么东西?我说我是学哲学的,我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东是东,西是西,但是它构成了一个通用的观念,这样你就能懂这只是个代号。

所以研究《老子》,看到一个物字,不要认为老子是唯物思想,那就错了,那个不是现在的心物观念。譬如老子说“其中有物”,这个里头有个东西,这个东西他勉强取一个名字,我们中国老祖宗叫做道,叫做天,叫做乾卦,也都是代号,表示宇宙中有一个生命,它在动静、生死之间看得出来。这个体,形而上的体在哪里?西方哲学和宗教专门讨论研究这个体,宇宙万有生存之体,死了也就看不见了。在东方文化,体虽然看不见,仍然是有。体在哪里见?在用上见,在相上见。有用有现象,体的功能在其。就像道士打坐修炼,打坐只是相,关键的作用是吐纳呼吸,就是俢气,可是俢气也不是体,而是用。真正的体是精气神的清净守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教三宝及道教的气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