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静功眼睛要微闭,即所谓垂帘。为什么练功要闭眼睛?初练气功尚未知其所以然,迨练功日久,方慢慢体会到“目不乱视,神返于心,乃静之本”。
古时候丹家坐练时,凝神定息,舌抵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很快就入静了。垂帘不仅是入静的手段,而且是练功的关键。
正如《阴符经》中所云:“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也就是说,瞎子听觉特别灵敏,聋子视觉特别敏锐,原因在于精神集中。
对于练功者来说,最大的干扰是贪求名利,而贪求名利的根源在于自我意识,追求自我的满足。若能对名利看得淡-一些,则练功效果将有明显的提高。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心由触景而生,徜不能去贪求而弃妄想,则必然见物不见道,使心凝滞于物而死,而所有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眼睛。老子曾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心不乱则神自凝,这是练功的关键所在。
垂帘不仅对于练功入静非常重要,而且对于练功者的生理机制也有影响。垂帘会使眼部穴位放松,松则气血充足,有益于对眼睛的保护作用。
据有关研究表明,当光线照到视网膜,会影响脑内松果体分泌黑激素的功能,这种激素具有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的作用。
通常亮光能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弱光会促进分泌,而垂帘正是用弱光促进松果体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练功者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