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茶记五千年魏晋雅士风骨宫明GUUMI
TUhjnbcbe - 2025/7/4 18:25:00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曲水流觞,魏晋雅士,让人心驰神往。

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王朝兴替频繁,民族大融合出现,同时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原大地。宗教在这一时期也十分兴旺发达。法显西游,将摩揭陀国佛教戒律带回中土,使得中土的佛教,完善了体制,健全了戒律,从此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葛玄、葛洪叔侄将道家丹道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陆静修对天师道的改革,使得中国道教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陆静修所编撰的《三洞经书目录》即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同样,风水祖师郭璞。将上古所传承的风水之法进行归纳总结,著玄学界“宪法”级别的原理书《葬经》。这一时期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也达到了一次新的高潮,如圆周率的计算、《水经注》等著作的问世。魏晋时代,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两晋南北朝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美,多效膏粱厚味。晋初三公世胄之家,有所谓石、何、裴、卫、荀、王诸族,都是以奢侈著名。鉴于此不正歪风,上层社会的雅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就有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的典故。因此,魏晋南北朝的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虽然魏晋饮茶与两汉三国一般无二,都是以煮茶为主,可其中被赋予的文化使命,却远远重于先代。

桓温主张以茶代酒。桓温既是个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又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物。他曾率兵伐蜀,灭成汉,因而威名大振,欲窥视朝廷。不过,在提倡节俭这一点上,也算有眼光。他常以简朴示人,“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他问陆纳能饮多少酒,陆纳说只可饮二升。桓温说:我也不过三升酒,十来块肉罢了。桓温的饮茶也是为表示节俭的。《茶经》、《晋书》记载:东晋陆纳任吴兴太守,将军谢安常欲到陆府拜访。陆纳的侄子陆椒见叔叔无所准备,便自作主张准备了一桌十来个人的酒馔。谢安到来,陆纳仅以几盘果品和茶水招待。陆椒怕慢怠了贵客,忙命人把早已备下的酒馔搬上来。当侄子的本来想叔叔会夸他会办事,谁知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你不能为我增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讲奢侈,玷污我一贯清操绝俗的素业!”于是当下把侄子打了四十大板。齐世祖武皇帝萧赜,是个帝王少有的明君,在位十年朝廷无大的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武帝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多麻烦百姓,灵位上千万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饮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想带头提倡简朴的好风气。这在帝王中也算难得。由此可见,茶在魏晋时期,首次被赋予俭朴的象征意义,乃至流传今世。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茶在魏晋南北朝时,首次被运用于宗教当中。道家修炼气功要打坐、内省,茶对清醒头脑、舒通经络有一定作用,于是出现一些饮茶可肉身得道、飞身成神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记载在魏晋著名的《搜神记》、《杂录》等书籍中。道上清派经典《上清经》中同样有关于茶的叙述。当时人们认为饮茶可养生、长寿,还能修仙。南北朝时佛教出现鼎盛的高峰。正如著名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于当时梁武帝迷信佛教,甚至几度欲遁入空门,因此极为有利的推动了佛教发展。茶开始成为文化人赞颂、吟咏的对象。魏晋的文人著有新的诗文赞吟茗饮,如杜育的《荈赋》、孙楚的《出歌》、左思的《娇女诗》等。文人名士既饮酒又喝茶,以茶助谈,开了清谈饮茶之风,出现一些文化名士饮茶的逸闻趣事。茶被皇宫显贵和文人雅士当做作是高雅的精神享受和表达志向的手段。故此僧人倡导饮茶,也使饮茶有了佛教色彩,促进了“茶禅一味”思想的产生。

悠悠千古,绝唱金戈铁马。空灵阁楼里,夕阳西下。人世沧桑,韶华流转。几片黄昏的蓝草在阑珊处落雨成空,流水成海。再赴会稽山阴曲水流觞之宴,不知可还能见那逍遥雅逸的高士。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记五千年魏晋雅士风骨宫明GU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