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李锋华刘瑞记者郑亚雷)盖海云,女,中共党员,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医院护理部主任、西安市中医护理质控中心主任、陕西省护理学会中医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副秘书长、全国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共同体副主席。
从事护理工作29年,她始终坚持以患者视角,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护理服务至全生命周期,全面维护人民健康。多次获得国家、省、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优秀护理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她率领的护理团队也受到了省卫健委、国家卫健委表彰奖励。
坚守信念全情投入患者服务
脑病科护士出身的盖海云立足专业,想患者所想。由于经济条件和医保政策,脑病医院,出院后在专业指导下的后续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盖海云牵头开展脑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科研项目,目前课题成果已转化应用于临床,可通过手机APP定期回访患者,给予患者专业的康复指导。
探索应用提升服务新方法的同时,全面推行病区“6S”管理,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温馨、安静的服务环境,不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了解患者就医需求和就医体验,并针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服务品质。
人民至上让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
言传身教,标杆可以影响一批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初期,在盖海云的统筹协调下,创建示范病区,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先后成立支持保障中心、夜间护理辅助班、护理人力资源机动库,切实为一线护士松绑减负;设立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专项基金,分配向工作量大、风险较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极大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两年时间,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并积极探索、及时推进门(急)诊、手术室的优质护理工作。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年,医院持续开展“温馨服务,中医护理在行动”活动,从护理服务细节抓,往优质护理实处落;年,让优质护理下沉到科室,让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提供亮点性的服务给患者,让每一位护士都成为护理服务上的先进和标兵;年,开展“强化爱岗敬业精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百日护理服务提升行动,提出微笑服务、“五声”服务、“四一样”等温馨举措,评选“服务标兵”,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医院护理服务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8.5%以上。
守正创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医院中唯一一家国家级护理学重点专科——医院护理部主任盖海云,一直致力于弘扬祖国中医护理文化传统,把中医理论融入到护理服务中,运用中医的饮食、情志、康复等护理措施,因人、因病、因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知晓率达95%以上。
结合各专科特色,大力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临床的创新开展,医院开展拔罐、艾灸、耳穴贴压等中医护理技术40余项,颈椎操、护肾操、健脑操、八段锦、太极拳等10余项中医养生康复操,极大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际内涵。邀请患者、医护、市民参加八段锦、健脑操,现八段锦已由西安市卫健委向全市卫健系统重点推介。
辐射带动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
年,盖海云发起成立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养老院等地开展志愿活动,先后服务患者和群众10余万人次;组织护理医院、医院等全省30医院帮扶、指导,让优质护理工作下沉,惠及更多的百姓;为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成功申请建立全国、省、市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基地已举办培训4期,培训护理人员余人。
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的延伸服务模式,为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上门居家护理、康复指导等,医院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开展PICC维护、下胃管、导尿管更换等专业服务;护理服务向第三方拓展,年与曲江老年服务中心建立新型“医养结合”模式,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住院、床边门诊、及时康复等健康管理方面的无缝对接服务,实现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西安市医养结合探索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
助力防疫发挥优质护理服务
自疫情发生以来,累计调配余人次参与执行隔离留观站、核酸采样队、机场防控点、公共卫生中心等抗疫任务,并引导大家将“优质护理服务”带到抗疫一线。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医护的心理辅导也同样重要,医院成立关爱小组,为患者和医护提供心理疏导,纾解压力。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线教学、疫情下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科普讲座,助力抗击疫情,传播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群众身心和谐,增加身体抵抗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盖海云深知带领护理团队责任之重大,面对肩上担子的重量,她拼命做好这只“领头雁”。她说:医院对我的信任,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盖海云和她的团队在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社会新需求的道路上,累并快乐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