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有作为的人,就比如挖井一样,贵在持之以恒,如果挖井挖到九仞还没有见到泉水就停下来,就会前功尽弃,那个挖了这么深的井就还是一口废井。
历史上倒在“最后一站”的人确实不少,比如天王洪秀全,他率领农民军从广西金田而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到定都南京,与清廷对峙。此后,洪秀全大兴土木、广纳后宫,一头扎进富贵乡里不思进取,仅仅几个月就被清政府瓦解消灭,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民国《奇谈大观》里也记载了一则类似的故事,读来非常有趣,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南通有一富裕乡绅,为人极为低调,平时深居简出,很多人都没有见过他的容貌。因此,大家连他的名讳都不知道,只能姑且称他为柳翁。
这柳翁不是一般的平凡人,他在乾隆年间高中进士。进士的含金量不用多说,能够取得进士身份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按照惯例,柳翁被外派做了一名县令。按当时的官场规律,柳翁只要不犯大错,过几年就会高升的。
谁知柳翁30岁时生了一场病,遍访名医竟无一人能治愈。失望的柳翁突然想起了《道德经》里名言:“大道至简,顺其自然”,意思是人不应该有功名利禄欲望,顺其自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柳翁不再请名医治疗了,而是每天坚持践行道家的养生术——打坐吐纳。不足一月,柳翁的病竟然好了。
柳翁从此迷上道家气功,厌恶官场的勾心斗角。由于他没有“好好干”,到退休年龄还是一名知县。
退休后的柳翁再无政务缠身,他干脆搬入山中修炼道家气功。正所谓“山中无甲子”,一晃六十年过去了,柳翁气功修炼的很有成就了。当时柳翁已经九十岁高龄了,但看起来鹤发童颜,像是四五十岁的人。
柳翁老当益壮,时人甚为惊异,纷纷称他为“老神仙”。平心而论,柳翁能把气功修炼到如此地步,真是极为难得。
柳翁也沾沾自喜,想放松一下了,他命后辈找几位年轻的侍女为自己端茶送水。后辈们当然听命,把四名年轻漂亮的侍女送给柳翁。柳翁看了很满意,就带着这四名漂亮侍女继续闭关修炼了。
大家都以为柳翁这次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不定真能修炼成“神仙”了。
仅一个月时间,却传出了柳翁死讯。柳翁虽然年事已高,但在道家气功的加持下,丝毫没有油尽灯枯的迹象。柳翁家人充满疑虑。
为了揭开谜底,柳家后辈把四名侍女严加审问,侍女被迫说出实情:原来柳翁没能把持住自己,和侍女们发生了超出主仆之情的关系,精力损耗过度而突然暴毙,落了个“老泄残精,人穷寿尽”的下场。
柳翁家人以此为耻辱,禁止此事外传,但“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时人几乎都知道了此事。柳翁也从“老神仙”沦为笑柄,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柳翁一生清修,放弃仕途发展,专注修炼气功六十年,本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在有所成就时,柳翁却放松了,竟然晚节不保,身死道消,犯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错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后辈人要铭记于心,在事情将要成功之时更要小心谨慎、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