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这种东西,为何屡禁不止呢?
最近,关于河北胡女士被丈夫陈某带到当地一“半仙”家中看病,被“半仙”判定为“蛇仙附体”。为了彻底治好妻子的病,陈某和其弟弟按照“半仙”赵某的要求,用皮鞭抽打胡女士,却不幸导致胡女士死亡。
后经法院审判,半仙赵某判刑13年,丈夫陈某判刑12年,陈某其弟判刑2年2个月。
胡女士的悲惨遭遇,和其老公对于“半仙”这种所谓的神棍深信不疑有关。
说到底,所谓“半仙看病”、“蛇仙附体”都是一种迷信观点,再往深的讲,就是受巫术毒害。上世纪90年代的气功大师严复、前几年的江西气功大师王林,哪一个有了好下场,可惜不少普通民众却仍迷信巫术这种子虚乌有的东西。
巫术,当文明发展至今,为何仍屡禁不止?
巫术作为早期人类为了克服征服自然的存在,发展至今仍不少人相信。人类学家泰勒曾说,“巫术是建立在联想之上而以人类的智慧为基础的一种能力,但在带那个相当大的程度上,同样也是以人类的愚蠢为基础的能力。”
巫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需求和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而巫术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同时给予了人类心理期待。正是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心理期待,才让巫术这种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迷信巫术,其实无外乎这些原因,第一是巫术迷信以一种自我欺骗的方式,可以解决有些人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这种方式有些类似心理学上的“暗示法”,往大了讲就是心理治疗,关于暗示对治疗的作用如何,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其次,迷信巫术有时候对于一些人来讲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可以解决心理上的不爽。最典型的就是,在施展巫术的同事,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伴随着某些动作,看起来很滑稽,但是参与人却相当凝重。
最后,巫术发展至今,也在随时代演进变化。在当代,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常常会陷入困境,这时候屈从于迷茫或者无助,就会转而寻求一些虚妄的手段。有些人选择宗教信仰,有些人则选择巫术。
半仙赵某为何会有“蛇仙附体”这样的说法?这里面和民间的“灰黄狐白柳”(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信仰有关。
在影视剧中,也经常看到东北马家,例如《伏妖白鱼镇》等影视剧。
狐仙,民间普遍认为狐狸精通道术,能报德,能复仇,也能为人医治病痛。所以有些巫师进行巫术活动时,常常说自己是狐仙附体,并以狐仙的名义对病人发号施令,解答问题。
黄仙,民间唤作“黄大仙”。黄鼠狼被人崇拜是因为它同狐狸一样体态颇为美丽而又性情狡黠,使人感到神秘;另外就是古人认为黄鼠狼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癔”症。
白仙,对刺猬的崇拜,民间说法不一,主要的原因也是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术。
柳仙,人们认为蛇有灵气,蛇的形体奇异,能蛰伏画龙,而且行动灵敏,法力比狐狸大,也形成人形。特别是《白蛇传》中,将白娘子和青儿描绘成善良可爱的蛇仙。
灰仙,人们对老鼠的崇拜是因为它昼伏夜出活动于黑暗之中,令人莫测其踪迹,因而被认为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化。还有的将其视为仓神,在民间填仓节时祭祀。
当然,对于“五大家”的崇拜,一方面源于万物有灵的思想,另一方面来自于这几类动物生物特性和人类有明显差异,总感觉神秘,越是神迷,越是崇拜。
在崇拜过程中,自然就存在好坏之分,如果侵犯了“五大家”,则它们就会附体惩罚人类。于是才有了胡女士的遭遇,被“半仙”赵某判定“蛇仙附体”。
这一事件中,胡女士的老公陈某的做法让人感到气愤,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间对于迷信“巫术”这种陋习依然存在。陈某的做法,依然坚信“巫医”不分,相信旁门巫术能治疗其妻子的病。
关于“巫术和医术”的分流,早在周代二者就早已明确了。虽然在更早时候,巫术和医术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那是受限于人类的智慧。
古代迷信巫术,坚信之人所以有病,是认为有鬼怪作祟,所以要治病就需要祭祀鬼神,有祭祀就需要巫术。
然而发展至今,随着文明发展,医术早就脱离巫术已经成了具备科学性、系统性的学科。
时至今日,不少地区依然存在迷信巫术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事件也是不断出现。那么归根到底,一方面在于普通民众对于古代文化没有很好的判断的标准,容易人云亦云,旁人说“半仙”准,就盲目相信,缺少科学的判断。
另一方面,有待于国家在文化输出层面,对于巫术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允许存在,但是用来装神弄鬼就需要大力整顿,特别是骗人钱财、坑害性命之徒。
胡女士的遭遇,敲响了盲从于迷信巫术的警钟。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莫停留在古人的想法,屈从于所谓的精怪鬼神的事情。
君不见,城市路边摆摊帮人相面之辈,如果真有大神通,何须坐在街头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