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保国在网上窜红。
与之相应的,几个网络金句流行:
“年轻人,你不讲武德。”
“耗子尾汁。”
“点到为止。”
马保国是什么人,他是什么梗?
且看《人民日报》怎么说:
一个老骗子,加上无底线的网络商演平台,促成了一场闹剧。在这场市剧中,谁都不傻。甘于“审丑”,背后还是因为钱的事。
01
功夫“世家”
马保国的父亲叫马德峰,山东人,年1月加入八路军,参加抗日战争。据马保国自述,马德峰与其他战士不同之处在于他是武林高手,能昼夜疾驰余里。
马保国说,靠着祖传马家拳,马德峰屡立战功。有一次与日寇遭遇战,团长受伤,马德峰背起团长,施展轻功,一口气背着团长跑了十余里。
新中国成立后,马德峰随军到河南,在洛阳娶妻,就是马保国的母亲。年,马保国出生。年满一周岁后,马保国被送往山村,同外祖父母共同生活。
▲幼年马保国
说是马保国从小不平凡。
一个夏天的夜晚,外祖母把木床搬到屋后山坡给小马保国乘凉。不一会儿来了一只狼,月光下,狼的两只眼睛如萤火般,瞪着小马保国和外婆。
小马保国分不清是狼是狗。只见他兴奋地冲外婆喊道:“狗!狗!”外婆一把抱住了自己的外孙,冲着那只狼嚷嚷道:“你是土地爷的狗,俺不惹你,你别来惹我,你走吧!”狼听后,仰头朝天长叫两声,扭头便走。整个过程中,小马保国都没表现出一丝恐惧,这令外婆十分惊奇。
年,马保国被送回父母身边。但直到小学三年级,马保国才终于等到父亲答应教他功夫。
父亲教功夫有两个条件,一是学习成绩必须好;二是不能打架。
第一个条件马保国轻易就做到了。但是,第二个条件却难倒了小马保国,因为,马保国爱打抱不平。
这种做法让马保国时常受到父亲的训斥,但并不妨碍他继续实践自己的功夫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天早上5点,马保国就起床到村口井边担水练功。到了井台上,他先弓步,再朝着井口内俯冲几百拳,之后再担水——村里的老人说,如果能练到一拳把几丈下的井水隔空打起来,便可以在数步之外,空拳将人击倒。
年夏,马保国初三。时局特殊,他在家看书、练武、脱土坯。脱土坯成了马保国的日常任务。他跟弟弟妹妹一起,总计脱了多块土坯,并用这些土坯盖了三间小房子和一堵院墙。和泥时,他从不用锄头,而是用两只脚去踩,以练脚力。
年底,经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马保国成为全班四名能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学生之一。在高中的两年,马保国遇到了下放的大学武术系老师,并从他那儿第一次了解到了太极拳。
两年后,高中毕业的马保国报名参军。他顺利通过了政审、体检。入伍前,父亲问他有什么要求。马保国要求父亲教他几手绝活。
临行前不久,马德峰教了他几手战争年代用过的擒拿技巧。
02
初遇“郭大侠”
马保国一共在部队呆了五年。这五年,他继续实践自己的功夫梦。
马保国所在班是全连尖子班,除了参加连里的统一训练外,还要由副连长带到海边进行单独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副连长很快就发现马保国有武功底子,特意单独教他一些擒拿和摔打技巧。那时,训练很累。摸爬滚打一整天后,军装上满是汗渍,可马保国还是坚持每天挤出时间,练一会儿“铁牛耕地”之类的硬气功。
年5月马保国复员,分配到南阳市当工人。在南阳上班期间,马保国把全部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习武上面。
年冬,万考生走进了被关闭十余年的高考考场。马保国在单位的干事力劝下参加高考。他吉星高照,被南阳师范专科学院录取。别小看只是专科,要知道当时的专科是很牛的。
入学后,比起当工人,马保国有了更多时间习武。在南阳师专的三年里,他每天练功三个多小时。宿舍的墙上钉了一层千层纸,用来给马保国练习铁拳、铁胳膊。据马保国自述,校园外梅溪河边成排的杨树,是他用来练习铁腿的木桩,但一心专研武术的马保国却没能改掉好打抱不平的小毛病。
作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新生,马保国这届新生受到了往届靠推荐入学的学长欺负。每到开饭时间,老学生们就故意插队,跟新生爆发冲突,还仗着人多势众大打出手。
一开始,马保国以拉架为主。后来,他被几个刺头学生盯上。一日,几个人高马大的学生拦住了马保国,朝他下手。据马保国自述,他笑了笑,没两下就制服了这几名学长。“原来,都是些不懂功夫的花架子。”慢慢的,马保国在校内声望日隆,等到校学生会更新选举时,马保国还被推选为军体部部长。
年,马保国师专毕业,回到了上学前的原单位工作。一年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马保国被省交通厅选为预备干部,5月,进入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习。
令马保国高兴的是,他在校期间结识了一名练河北形意拳的大师。大师是学院的物理教授,他以现代力学、磁场学和中医的原理,为马保国讲解了形意拳拳理,让他在武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
年底,马保国再次毕业,回河南出任一家中型企业的法人代表。因办企业略有政绩,他又被调往县委机关任职。在此期间,他时常跑省会出差。一次在郑州火车站,一张写有“欢迎天下武林朋友当面切磋”的小广告吸引了马保国的注意。
按着小广告的地址,他于一间小宾馆内找到了“郭大侠”。见面后,马保国二话不说,就朝着郭大侠发起攻击。当时,郭大侠已年近70。只见他坐着不动,待到马保国双拳出到半路时,两腿摆动,轻易化解了攻势。
“他有真功夫!”马保国当即提出要学两招。
“学可以。但我以此为生,你得交学费。”此时的马保国已有了些社会地位。听到要收钱,他只问了价格。之后几年,每次去郑州出差,他都把自己平日攒下的私房钱悉数交给郭大侠学功夫。
年秋,“郭大侠”意外被抓,马保国立即到郑州,解救出了恩师,并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休养。
经此一劫,郭大侠主动提出收马保国为入室弟子,并不再收其学费。马保国也开始正式喊他“师父”,他则喊马保国“娃儿”。
后几年,郭大侠每年都会去马家住一阵子,教他各门各派的功夫。郭说:了解学习越多流派,这叫“读万卷书”;而后归纳其精华,理解掌握并进一步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叫“化为一张纸”。
把“万卷书化为一张纸”,这是那名喊他娃儿的师父留给马保国最大的财富。多年以后,马保国化其终生武学,提炼出了三个字:接、化、发。
年春天,师父最后一次来到马保国家短住。
“此生相遇,是我们的缘分。但这恐怕是最后一次见面。我要出国了。”
神秘的郭大侠,就这样神秘的消失了。
恩师出国的年,马保国调入一家省属大型企业,迁居郑州。仅用半年多时间,马保国收入翻了一倍。那是国企最后的春天。
在那之后三年时间,他连升三级,好运连连。年,马保国赶上了单位房改,在省会郑州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产。一年后,儿子考上郑州大学,妻子也从县里调到郑州工作。
但最令马保国感到兴奋的,还是郑州浓厚的武术氛围。少林寺、陈氏太极拳故乡陈家沟,距离郑州都很近。年春,马保国随工作组到下属企业考察,遇到了混元太极拳大师王长海。王师傅身形清秀,年近60,待人接物十分温厚。他总是笑眯眯地对马保国说:“马老师,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一起练习。”
▲马保国与王长海(注:王长海方表示,只教过马保国三节推手课,不熟)
自此以后,马保国开始跟随王长海学习太极拳。
03
变故
然而,随着新经济的突起,传统国企在市场化过程中却表现得愈发疲软,马保国所在单位的经济效益大幅滑坡。
马保国儿子大学毕业后,马家决定给他安排个工作。关系都找好了,但囊中羞涩的马保国却没钱打点关系。这让马保国作为父亲的尊严生平第一次被打破。而在一年前,儿子大四开学前一周,马保国还没凑足学费,只能四处借钱。
▲马保国与儿子
加上先前买房的欠债,马保国已负债十多万。但更令人无奈的是,此时的他已经年近半百,与我们在公园里见过的打太极老人并无区别。
因无力替儿子安排工作,马保国听从同事建议,送孩子出国留学。年春天,儿子收到了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发来的入学通知书。申请留学签证的保证金需要30万,学费一年十几万。马保国找亲戚朋友借遍了钱,自家兄妹和妻子兄妹都掏空了家底,最后还要向银行贷款两万块钱,这才凑够了儿子的首笔出国费用。
出国临行前,除了学费,儿子只带了两个月的生活费。儿子说到英国后,自己会打工挣钱。而为了省钱,马保国甚至没能去北京送儿子上飞机。
顺利出国后,为了早点还清债务,马保国想到了下海经商。可除了武术外,他什么也不懂,更别提手上毫无本钱。唯一的底牌,只剩那套低价购买的房改房。而且随着房改房上市的新政策,马保国的房子已升值到了20万。这是马保国的底牌,卖还是不卖?精明的马保国再次抓住了时代风口,在万难境地前,他没有出售自己的房产。
但是不卖房子,该怎么还债?马保国想到了7年前出国养老的师傅郭大侠,想到了早在国内时,郭大侠就以教授武艺为生。
冥冥之中,马保国还是察觉到唯有出国才能寻得自己的人生转机。
年2月22日傍晚,转机两次后,马保国抵达纽卡斯尔机场。
在机场大厅内,一家人异国相逢,激动万分。但激动过后,马保国清醒地意识到他在英国面临着生存问题。
赴英前,马保国妻子的一位闺蜜曾借给马家一笔钱。买完机票后,还剩英镑。之后,房租、电话,抵达英国的头一个月,就花掉了英镑。一家人生活拮据。除了必须的主食,只能买果蔬店里最便宜的土豆和洋葱。
一天傍晚,儿子结识的武友搬来了一箱熟到烂了的黑香蕉。武友笑着说:“叔叔阿姨,来吃香蕉!”一听到有水果吃,年过半百的马保宝咽了口口水,嘴里边吃边说:真香!真香!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马保国开始了英国教功夫的闯关模式。起初,他试着在公园打太极拳,吸引晨练的人,可是英国人没有早起的习惯。
在送黑香蕉的武友帮助下,马保国得知一中国武术代表团要去大剧院表演。马保国连夜印了张传单,跑去大剧院门口发传单招学生。这一招果然有效,几天后的一个周末,马保国迎来了第一位洋学生。
这是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马保国让他掀了一个小时的沙发,好让他明白怎样正确发出全身的力气。少年练的满头大汗,两腿直哆嗦。只这一次,就被吓跑了。
“让外国人吃苦,行不通!”弄明白了这点后,马保国调整了教学理念,决定就教学生太极推手。
之后,他又印了张广告内页,挨家挨户地散发。但张广告只换回来了一个咨询电话。马保国感到彻底失败。屡屡受挫的马保国已无能力支付印刷费用,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上街打起了太极。
“我们表演可不能学那些街头卖艺的,收人家钱。决不能丢中国人的脸!”
在街头无偿表演了几场太极后,马保国终于等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斯蒂夫。在一场例行表演过程中,马保国邀请围观群众上台比试。一名身高一米八,体形健壮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
此人正是后来马保国的关门弟子之一,斯蒂夫。马保国请他试试拳脚,斯蒂夫拒绝了。
“我知道中国有银枪刺喉的绝活,我想试试那个!”
“这里没有枪。不过你可以用手掐我的脖子,试试银枪刺喉是什么力道。”
据马保国自述,斯蒂夫有些犹豫,不敢真掐。不断加大手腕力道后,发现这老头始终面不改色,斯蒂夫这才放下心来,使出全力掐他脖子。一分多钟过去了,因持续发力,斯蒂夫面部通红,鼻子上也冒出了汗。
“Good!Good!Verygood!”
斯蒂夫折服了,松开了手,当即决定要参加马保国的武术班学习。离开前,斯蒂夫特意告诉他,等会喊他的太极拳老师也来会会马保国。
就这样,在斯蒂夫的引荐下,马保国认识了早在英国站稳脚跟的太极拳大师,顺道打通了自己同英国太极拳界的渠道。经由英国太极拳协会,马保国的徒弟开始一个个朝他走来。
他终于在英国站稳了脚跟。
有了组织后,马保国也有了自己可用的头衔。他开始借助英国太极拳协会同当地武术组织进行交流,并由此吸纳了更多徒弟。
随着门下弟子人数不断壮大,年2月21日,马保国创立了英国混元太极拳协会。当时,他的个人训练课学员已经发展到了21位。这足以令他衣食无忧。
后来,收获了巨大成功的马保国经过一间水果店。店旁边摆着几箱烂水果,其中就有他初到英国时吃的那种烂透了的黑香蕉。箱子上还插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奉送”。
那一刻,马保国的眼眶湿了。他决定要回国发展。
年1月2日上午10点多,纽卡斯尔机场,几名洋人帮一位老人提行李。这位老人正是马保国,洋人都是他的关门弟子。早在马保国回国准备阶段,就有30多位入室弟子四处张罗,为其践行。
04
画皮
如果马保国一直呆在英国,继续教外国人武功,那他将会继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因为很少洋人真正懂得中国功夫,他们多数只是为了追星李小龙而热爱。而需要苦练数十载的中国功夫,另一个文化世界的人,怎么可能踏踏实实地去训练基本功呢?
在电影《师傅》中,徐皓峰曾一语点破武馆生存之道:要教洋人功夫,或者说,教外行功夫,自己有没有真功夫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教真的。
但是,回到国内情况就不一样了。
明知自己没有真功夫,为什么要作死?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看看前面作死的吉林某厅官贺电,看看数年殒命的王林,何其相似。
人一旦受了太多的吹捧,就会膨胀,就会相信自己真的是“大师”,无所不能了。
一定要纠原因,那就是人在膨胀状态下,大脑里的“多巴胺“分泌超常。那是一种病。
回到国内的马保国,已经是一个病人了。看看网上他的表情包。不知道大家对他是什么印象?武术大师?老骗子?精神病人?
这些形似怪异的动作,却在网上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