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萍乡,说起当地首富王林,大家都知道是从他投资近1.5亿元修建的建勋寺开始,修一个寺庙他就花了如此巨款,可见其富裕的程度,尤其是建勋寺开业庆典仪式之时,那当地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辈子也没有看过这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名人、大腕、善男信女云集,同沾法喜,共沐圣恩,可谓盛况空前,油头粉面气宇轩昂王林登台亮相讲话,那更是引来掌声一片,欢呼阵阵,自此,王林的首富之名便不胫而走。
萍乡首富在建勋寺开光典礼上讲话建勋寺依山而建,前后共五进,左右建有副庙,构建精美、气势宏伟,庙内供奉从四川请来的唐代木雕菩萨,法像庄严、佛光隐现。庆典芦溪又添一佛门圣地,当人人称,王林大师真是功德无量。建有山门殿,建勋殿,大雄殿,观音殿钟楼,鼓楼,斋堂,东西僧寮,丈室,法堂等建筑,现为萍乡市佛教协会驻地,德安法师担任该寺住持,当年,寺落成之后,在一面山墙上刻着《寺记》,上面写着:“王林先生,乃中华异士也,桑梓之情,常存拳拳”。以示对重建者的感激,寺庙山门牌坊上有“王林”的名字。
寺山门的王林名号王林之所以会成为首富,自然是起源于他的“大师”名号,具有空盆来蛇、断蛇复活、空杯变酒、纸灰复原、吹断筷架、凌空题词、徒手断钢筋、轻功悬空提水行等,等所谓的“超凡本领”著称,这些本属市井魔术、江湖杂技,却被吹嘘成“隔空取物”,加上其善于包装,自称7岁离家,在峨眉山拜道士学艺,师承仙人指点,归来后上山下乡、入狱又出狱,更传得神乎其神的是他扁鹊再世,功到病除,自是财源滚滚。
有了第一桶金之后,王林更是努力延续着自己“大师”的神话,先是行头上,一副仙风道骨模样,总是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使人如沐春风,同时,又有强大的组织、营销能力,能建起大宅子,轻描淡写地把大家聚在一起,吃几天素,抄几天经,当几天“仙友”,很放松,很清静,又很高端。
此时,一些富豪、老板、大明星们平时利欲熏心、身心疲惫,突然中断俗务,到大师的大宅子里静养几天,仿佛换了一个角度,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确实是有收获的。而且,“大师”们都是心理辅导方面的高手,受大师一番开导、心理暗示,下山后更加能伸能屈,游刃有余。
一时间气功大师,萍乡首富成了王林的代名词,更为重要的是他也因这名号,具备了人脉资源,其表现就是要带出徒弟,因此,当年的确有些人要拜他为师,一是学习他的气功,作为一门谋生技巧;二是学此法的保健、养生、祛病的功能,强身健体。当然,也有拜师的是利用其影响力来做大自己事业的。
当时,本地商人邹勇,承包郊区煤炭采购供应站赚得第一桶金,后来,凭着以前跑货运时的良好口碑,经营煤炭业务,慢慢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但毕竟是小打小闹,自从王林,引荐其找到铁道部负责人,申请下了一个货场——赣西电煤集团,于是开启了从个体户到公司化运作的时代,成为集煤炭加工、精选、储备、配送于一体的,战略性的能源物流储备与服务平台。
拿王林自己的话说,名师出高徒,自己是首富,带出的徒弟也要使之也成为首富,邹勇拜师王林,一方面对王林的“法术”比较好奇,另一方面邹勇需要王林的人脉关系,因此,不仅拿出巨额红包拜师,成为王林的“关门弟子”,还送车送钱送房子进行了拜师,到了年底,王林终于“传教”邹勇,在王林的别墅里,邹勇学了两天三夜“法术”。随后邹勇的生意越做越大,眼看距离首富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出事了。
原来,由于项目投入太多,资金一断裂,他没有现金能周转,银行、高利贷接连催债,压倒了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眼看公司的经营出了问题,邹勇卷入与师傅王林的财务纷争,师徒之间打起了多起官司,于是,两人之间也不时进入相互攻击,先是朋友间传播,继而舆论造势,一时王林跌落神坛,只好避居香港。
直到后来,反目成仇的师徒进入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最后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地,这对本是师傅的两人,历经蜜月期到冷淡期,再到纷争最后以“两败俱伤”的方式收场,最后邹勇被杀案,王林因涉嫌其案而锒铛入狱,最终病死而落魄收场。
王林入监狱在传统伦常中,师徒关系是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之间包含着太多情愫,有彼此付出,也有不可违背的礼数和尊严。然而,今天,我们认为,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栽培人品,所谓立人先立德,唯有先做好人,方能谈及做好事,但从王林这对师徒来看,一开始就违背了这一准则,此师傅两人的结局都令人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