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叶家拳的创始人不是叶问,是毕业于瑞中
TUhjnbcbe - 2025/4/24 0:09:00

他是太极拳界的一位奇人,更是一位武学高人。他所创的武当叶氏太极拳融合武当对剑之精髓,以杨式太极拳为骨架,以孙氏内家拳、家传内家拳以及众多武术拳种为肤肉,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他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以太极拳命名的武术团体,所传太极拳“深奥精微、博大精深”。

一代太极拳宗师叶大密与瑞安渊源颇深。他出生瑞安,是原瑞安县嘉屿乡①(今文成县峃口镇公阳村)人。年少时在瑞安求学,毕业于瑞安公立中学堂(瑞安中学前身)。一生拳医济天下,与不少瑞安同乡交往甚密。

弃文从武,太极拳社开先河

叶大密(-),谱名兆麟,名寿彭,字祖羲,号伯龄,后改名大密,改号柔克斋、辛亥老人、紫华(霞)山人。出身于武当内家拳陈州同一脉的武术、医学世家书香门第,童年时就读于陶冶小学、锡类祠塾。少年时,例贡生中医师的父亲把他送到县城(瑞安城内)以孙诒让为首创办的瑞安普通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毕业于改名后的瑞安公立中学堂。中学毕业后,他弃文从武,报考江北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任职江北陆军某部队。

辛亥革命前夕,叶大密应时任浙江省议长陈黻宸和省民团领导人马叙伦(陈黻宸学生)之邀回杭州,参加光复浙江战斗。从军20年,他从最基层起,累迁至第二师师部中校参谋、浙江省督军府秘书。

叶大密早年曾习瑞安铜钟功小八卦拳。年,他在浙军第二师第八团任副官时,从田兆麟老师(-)习练杨氏中架太极拳。年与被誉称拳圣、第一技击手的孙存周②先生(-),及倡导击剑、擅长武当剑法的黄元秀③(-)等著名武师结为金兰交。他们经常切磋拳艺,并得到孙父、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的口授身传。

年夏,时年38岁的叶大密被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夏超秘密派到上海法租界望志路(现兴业路)南永吉里19号寓所,以创办“武当太极拳社”名义,用传授杨氏太极拳、剑术和推手为掩护,建立情报机构,搜集五省联军孙传芳的情报。

在当时,“武当太极拳社”是全国第一个以太极拳命名、专业明确的武术团体。

博采众长,另辟蹊径叶家拳

年11月,武术大师李景林从天津乘海轮南下上海,叶大密即去祁齐路(现岳阳路)李家,顶帖投拜李景林习武当对剑。由是,武当对剑术使叶大密的功夫大进,其后完全悟出太极拳之大成。

武当对剑(资料图片)

年12月22日(戊辰年十一月十一日冬至)资料图片

年秋,上海《申报》和《新闻报》为了募集夜校助学金,特邀叶大密和他的学生濮冰如在兰心大戏院(现在的上海艺术剧院)义演一场“武当对舞剑”。两人身穿由叶大密设计、著名的上海鸿祥服装公司赶制的表演服装,配以《落叶舞秋风》曲子,“古琴社”的古琴和孙裕德“国乐团”的琴萧伴奏,引起轰动。当晚的兰心大戏院座无虚席,盛况空前,演出极为成功。

同年,太极宗师杨少侯(-)、杨澄甫(-)先后来到南京,叶大密又从杨氏兄弟学习拳架、剑、刀和杆子。后来他改编了太极拳架,把杨氏大、中、小拳架的主要特点和八卦掌里的斜开掌转身法以及武当对剑中的转臂捷用法等内容都吸收进去,形成沉着松净、轻灵活泼、舒展大方的独特风格,人们称之为“叶家拳”或“叶氏太极拳”。

杨澄甫赠叶大密

在叶大密向杨氏兄弟学习时,杨澄浦座下五虎将之首武汇川和以武当对剑功法闻名大江南北的褚桂亭等人随宗师到南京。因中央国术馆人事已满,杨澄甫宗师特托叶大密安排武汇川、褚桂亭和推手名家张玉在上海谋生。三人住在叶家,武、褚两人先在“武当太极拳社”授课,加深了叶对太极拳拳理的知识,后由叶大密分别介绍到几家公馆教拳。

一脉相承,师生同心播国术

年,张之江、钮永建、李烈钧、蔡元培等国民党要员发起成立国术研究馆,旨在培养军队武术教官、中等以上学校武术教师及公共体育场所武术指导员,提出了“强种救国,御侮图存”的口号。国术研究馆就是后来的中央国术馆,当时全国中小学几乎全部开设了武术训练班,叶大密欣然参加,不仅被聘任为董事,为筹备经费还多次进行武术表演。此后,他多次被中央国术馆聘为国考评判。

国术研究馆聘书

年11月,杭州召开“国术游艺会”,大会检察委员由叶大密、孙存周、高振东、左振英等37位武术界名宿组成。~年,曾任上海市第二次国考、第二、三届运动会国术比赛、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摔跤组、上海儿童国术运动会等赛事评判。

叶氏太极拳风格独特,习者众多,影响广泛。擅长诗、书、医、画、拳的“五绝老人”郑曼青先生曾经学拳于叶大密先生门下。上海武术界知名人物濮冰如、金仁霖、蒋锡荣、曹树伟、张子良、何国梁等都是其弟子。年,蒋锡荣代表上海武术队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大会,与濮冰如表演“武当对剑”,震撼全场,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年,蒋锡荣被聘为上海市武术简化太极拳师资总辅导员,为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赤子深情,抗日救亡一“暗线”

“九·一八”之后,叶大密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说服“鸦片大王”严春堂创办进步的“艺华影业公司”,协助田汉、阳翰笙等左联作家,拍摄了十几部以宣传抗日为主题材的影片。他也成了田汉、阳翰笙等文艺界前辈的好战友。艺华影片公司因此成为中国左联旗下一块名副其实的红色宣传阵地。关于“艺华”和叶大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田汉、阳翰笙在回忆录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叶大密(右)和田汉摄于年6月(资料图片)

在国民党特务捣毁并焚烧了“艺华影业公司”新建的摄影棚,田汉、阳翰笙、廖沫沙等同志不得不暂时撤离时,叶大密出面租赁了一间房子,供岳枫、胡涂等坚持摄制的人员和田汉、阳翰笙等同志会晤。这条“暗线”一直保持到《逃亡》《生之哀歌》《黄金时代》等几部电影全部拍成。

名家巨手,一生拳医济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叶大密任中医文献资料馆馆员。上世纪60年代初,曾应邀在湖南路“气功疗养所”指导气功和太极拳。精于内家推拿的他还曾在上海黄浦区开设中医推拿诊所,为病患服务。他的儿科推拿尤为拿手,在上海滩享有盛誉。

中央国医馆学术证明书

年8月,田汉邀请叶大密赴京,为历史学家翦伯赞治疗哮喘、气管炎等疾病。

叶大密还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医学财富。他先后撰写了《太极拳辅助行功式》《医疗行功式》《医疗打手歌》《医疗保健太极拳十三式》《导引推拿治疗肝病三例》等著作,在担任上海市中医药杂志社编审顾问期间,还参与汇编了《祖国医学采风集》(共收入副药方)。

叶大密的晚年遭遇不公待遇,文革期间,因田汉、阳翰笙“反革命”案牵连,受“四人帮”迫害,年9月病逝上海,享年86岁,骨灰洒入大海。

师承多派、艺兼众门的一代武术名家叶大密虽已远去,但叶氏太极拳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叶大密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在美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也有众多拥趸。

参考资料:

年版《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浙江国术游艺大会编》

、、、、年版《柔克斋太极传心录》

年12月版《叶大密史料汇编》——文成文史料第三十三辑(沈学斌著)

年浙江省温州市公阳叶氏南阳郡:辈份代数排行表

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瑞安陈州同内家拳(又称:南太极)历代派系分支图。

注1:瑞安县嘉屿乡、嘉义乡五十一都、五十二都。民国37年(),划归文成县管辖。年9月文成县又并入瑞安县,年12月文成县从瑞安县内析出。

注2:孙存周,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的次子,讳焕文,号二可,世称拳圣,第一技击手,深得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之精髓,尤以武术击技闻名于世。

注3:黄元秀,杭州人,辛亥革命元老。在浙江军政诸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学识渊博,擅长书画,书法自成一格。生前习武,擅长武当剑法,著有《武当剑法大要》《武术丛谈》等书。

注4:李景林(-),近代武术大师、军事将领、武当剑术传人、山东国术馆创始人。

编辑:何光新

美编:小叶

审读:何光明审核:欧兴俊终审:邵定美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家拳的创始人不是叶问,是毕业于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