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
在多方努力下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展示出新活力
焕发了新生机
我们特邀多所高校教师共话
推动和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感受
分享他们的乐趣与成绩
健身气功
带来健康和活力
提起健身气功,同学们普遍感到好奇,也存在不少误解。举个例子,在全校任选健身气功课程的第一节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小互动,让同学们聊聊自己眼里的气功。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神奇”,有人说“修仙”,有人说“老年人专属”……怎么把学生们从文学影视作品的夸张描写和网络的夸大宣传中拉回现实,让大家真正了解这个以健身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健身方法?
(王巾轩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传授中华传统武术。讲述人供图)
为此,我不断挖掘健身气功背后的文化内涵、收集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进行标准规范的动作示范,把它的“本真面目”和独特优势展现在大家眼前。
考虑到学生们长期用眼过度,颈椎腰椎普遍因久坐而僵硬,我就在课程的热身和基础部分选取了一些传统功法中的动作,针对头眼、颈肩、胸腰进行强化练习。在动作学习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感、获得感,学起来更加认真主动。
怎样增加传统运动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健身气功五禽戏时,我会先讲一讲五禽戏的来历;在每一戏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威猛的虎、矫健的鹿、沉稳的熊、灵巧的猿、安舒的鸟,学生们分组表演,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通过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实践与教学,学生们收获了健康、快乐和知识,这让我十分满足,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讲述人: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青年教师王巾轩)
围棋
成为你一生的朋友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四艺”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西安文化底蕴深厚,围棋氛围浓郁,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我在儿时便与围棋结缘。
年,我留校工作,同时被委任为校围棋队教练。年,我参加了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城市围棋赛,在重温纹枰之上的美妙回忆之余,我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已悄然播下了不少围棋种子。那一届比赛,斯洛伐克和以色列的两名棋手成绩非常突出,罗马尼亚、乌克兰、捷克也派出了实力不俗的选手参赛。
(讲述人供图)
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大学生竞技围棋赛事中屡有斩获,同时着力完善学校的围棋布局,学校围棋队、学生围棋社团、教职工围棋协会协同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平日里,我们围棋队不仅要训练、比赛,还要帮助广大师生围棋爱好者融入这盘“大棋”。
(非疫情时期照片。讲述人供图)
比如,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展校外交流的空间和场域,打破围棋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帮助更多人了解围棋知识、参与围棋活动,从而让围棋成为他们一生的朋友。
围棋之美,世界看见。期待围棋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经由它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讲述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一喆)
中华毽
留学生迷恋的“脚上功夫”
从年起,北京大学开始为全校学生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华毽,我作为授课教师,见证了跳跃的毽子在青年朋友中的蓬勃活力。
(非疫情时期课堂照片。讲述人供图)
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留学生不能回到燕园进行线下学习,学校便开设了线上的留学生中华毽课程班。没想到,课程一上线,立刻受到了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开始上课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光着脚踢。于是,我便向他们介绍,踢毽在中国流传上千年,原因之一就是能让脚变暖和,脚热头凉,上下交互,这是中医养生的原理。同学们知道后,对毽子所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感兴趣了。
匈牙利的小花同学,开始几周摸不到门道,踢毽子很费劲,每次都花大部分时间弯腰捡毽子。我便建议她把毽子系在绳子上,手牵着绳子用脚踢,以此锻炼协调性、空间判断能力,更好掌握踢毽子的时机。
小花很快有了进步。在期末总结中,她写道:“这学期,我变得比以前更健康、更灵活。现在,我踢毽子时总有人过来问我,还有人从远处看并鼓励我。踢毽子拉近了我和我身边的匈牙利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
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深深爱上了这种“上脚”比较快的运动,也在运动中感知到了一个更加活泼可亲的中国。
(讲述人: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唐彦)
武术散打
越来越受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