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部分原文:
……
[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有史文记载:“定海神针”是大禹治水时代为平定海水而插入海中。
但是《西游记》中确是以神话方式告知修炼人在修炼中什么是“定”
1、定海神针
孙悟空用学到本领打败了混世魔王后,就在花果山过着快乐的日子,不过孙悟空毕竟根基很深,发现刀枪不好用,所以到龙宫寻兵器结果寻来了定海神针。
这定海神针非同小可。目前主流的解释是,它象征着“定”。佛家、道家的修炼者,都强调“定”,所谓“定能生慧”。
其实我们今天经常说的“一定”,也是源于此的,“一定可以……”,原来是指只要修炼者能入定,就可以如何如何。
耍刀弄枪类似外家功夫,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
石猴龙宫寻宝,其实就是在找可以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的方法,结果找到了“定”这个法宝,在气功中的静功,就是打坐、入定。
这定海神针以后一直是降妖伏魔的重要武器,其实就是用“定”来抑制修炼中的各种干扰。
现在的体育锻炼,在运动中锻炼,是气走皮下,只能得到表面的强壮,但是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而修炼人在静中锻炼,气入丹田,唯此可以解决人的根本问题。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等这些奇迹,都是通过静产生的。
2、了生死确实是所有修练人必经的过程。孙悟空天资极高,从菩提处学到了高强本领,又有了定海神针这样的法宝,那么就很可能有能力摆脱地府中低神的管辖,从而了却生死。
看来石猴的進步很快,在初期就达到了了生死的成度,确实厉害。那么修炼人,只要能够勇猛精進,了生死并非难事,但这才是开始。因此,生死对于修炼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障碍。我们学的成语“视死如归”,其实就是来源于此,死没有什么可怕,就像回家一样。
所以历史上真正修炼的人,都是不在乎生死的,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生死的意义。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难以理解的。这不是人间的什么伟大理想,而是明白了宇宙的真谛,明白了宇宙人生之究竟。
在这一回的故事中,孙悟空不仅明确了自身的生死,还到地狱中勾掉了生死簿上的名字。
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佛教中讲“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也就勾掉生死簿上的名子?
有研究的朋友来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