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是《大鳄沉浮》系列的第十七篇,与以往不同的是,本篇讲述的是一个家族两亲兄弟的人生沉浮传奇。在中国商界,不乏亲兄弟同上富豪榜的例子,知名的当数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南京苏宁的张姓兄弟,当然还有更多。本文主角的这对兄弟,与财富榜上的其他兄弟们炯然不同的是,这哥俩堪称大起大落的难兄难弟。因为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涉嫌经济犯罪而失去人身自由,但即便入狱之后,商业江湖仍时有他们的传说。尤其是弟弟,曾数度荣膺国中首富之位,其在中国商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了一个纪录。
那就是在我国众多曾入狱的商业大佬中唯一一位在入狱前、狱中时、出狱后媒体曝光最多的富豪,按时下的话说就是流量丝毫不减、始终如一,足见其在中国商界的江湖地位。可能有少数读者已猜到这是哪位大亨了,先不揭晓答案,我们慢慢往下看。
黄光裕正文
一初入江湖
年,一个平常的日子,一家普通的服装店在首都北京前门珠市口东大街上开业迎客。老板是南方来京的一对哥俩,哥哥19岁,弟弟17岁。谁都看不出,不到20岁的这对兄弟其时也算是老江湖了。由于生活所迫,初中肄业的他们去年就从南方家乡一路贩卖电器到北方内蒙古,在内蒙古推销自己组装的电器已有一年多时间。然而哥俩少年心性,向往大城市能挣大钱,于是又辗转到了首都北京。往京城的一路上听说卖服装能挣钱,哥俩干脆就放弃了老本行,盘下一家服装店铺,这就有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可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哥俩的出生禀承有经商的天赋,但两个大男孩,到底没有任何经营服装的经验,款式、呈例、季节性等都不是得心应手。几月下来,服装店远没有设想的人潮如涌,相反门可罗雀,眼看在内蒙贩卖电器积攒的那点银子要见底了。人都是逼出来的。哥俩一合计,不得已又干回了老本行。
日后看来,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不知害了多少人,能屈能伸才插上发展的翅膀。
年初,服装店经过整改,焕然一新,招牌改为国美电器店″。笔迹至此,提及国美,读者朋友都知道文中两兄弟究竟是谁了。只是当时谁也没料到,十数年之后,这家小小的一百平左右的电器零售店,会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电器连锁帝国,声震华夏大地。
诚然,这对兄弟俩正是财富榜上的常客、大名鼎鼎的国美零售创始人黄氏兄弟,哥哥名叫黄俊钦,年生,弟弟黄俊烈(一说从母姓,名为曾俊烈),小兄长两岁,日后响彻江湖广为人知的大名却是他改名后用的黄光裕″。哥俩来自于广东汕头潮阳凤壶树,其母亲是泰国侨商后人,但到他们这代,家境已然破败。两兄弟书念得不多,但自小经常听母亲讲些家族经商的故事。因家境窘迫和经商兴趣,年,两兄弟便离乡背境闯荡江湖了。
几经折腾,年,从北京珠市口东大街的这家小店开始,哥俩便正式开启了他们叱咤风云、波澜起伏的传奇人生!
黄俊钦二国美往事之老大篇
成名之前的哥俩除了拥有潮汕人优良的经商基因外,别无长物。他们缺资金少学历、人脉,一切都靠自身摸索、实践、领悟,慢慢积累,最终扬名天下。
现实之中,有时我们不得不叹服上帝的公平,草根的兄弟俩虽然没有资金、人脉、学历等任何优势的背景,但让人欣慰的是老大黄俊钦对电器技术的先天性领悟。这小伙天生就是做技术专家的料,从小对各种技术类活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性格内敛沉静,喜摸索钻研,有点类似于专家型企业家顾雏军(另文已叙)。只不过,黄老大似乎更牛,他是自学成才,前面讲到的兄弟俩贩卖的电器就是老大组装的。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八十年代初,城市里黑白电视都很少家庭拥有,农村就更不用说了。而并不宽裕的黄家却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惹得多少远近乡亲的无限艳羡。而这台电视就是年少的黄俊钦购买主要配件,自己钻研组装而成的。过来人都知道,那个年代这是多么洋盘(牛逼)的事啊!
老大这个技术专家应该是兄弟俩创业开店卖电器唯一能拿得出来的看家本事,也是他们唯一触摸得到的助力了。最起码店里有这个行家,釆购时不会被蒙,销售时更有说服力,出了小问题自己能解决更有利于售后服务。可想而知,这些对刚起航的未来国美巨轮是多么重要!
随后数年,技术专家黄老大对电器技术越来越稔熟,电器店生意自然也越来越顺,已在北京城开了数家分店。神奇的是,在人们尚不知道电脑是何物的八十年代末,他们家的店却是用电脑在收银查库存,这些程序却是技术专家黄老大自学计算机编程编写的。
不得不说,天才般的技术控黄老大对国美发展初期是多么举足轻重!
从这里,家长朋友们也可看出,引导、培养正确的爱好、兴趣是多么地重要。我们千万别让孩子们被那可恨”的分数耽误了本该玩耍″的季节!
这时,兄弟俩对迅猛发展的国美战略上产生了分歧,黄专家似乎对已熟悉的电器技术有所乏味,他开始对更为深奥的建造房子的技术感兴趣了。于是,正应了那句,天下态势,合久必分。年,兄弟两个和气散伙,为合伙创业的人们提供了友好分家的典范。
黄专家没有继续钻研电器,也许中国少了一个创维″或是美的″。但喜欢上建筑技术的黄老大,据说后来达到了看一眼建筑图纸就知道室内空间利用率高下的境界,若干年后更是捣腾出了一个低调的地产巨头-新恒基。可惜的是,选择这个在我国颇为敏感的行业,多年以后,沉稳内敛的黄老大还是未能免俗,没能抵抗住浮华尘世的诱惑,把自己选择进了狱中安静地去研习他感兴趣的技术三年半之久。当然这是后话。一个人的人生抉择,冥冥中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遗憾的黄家老大,一个被金钱耽误了的技术天才。
三国美往事之老二篇
再说黄家老二,16岁就跟着哥哥闯荡江湖,首家国美电器店开业时才18岁。日后他的大名响彻大江南北,有如今时之大炮轰轰”的杰克马;这小伙历经沉浮,知名度却长盛不衰,有如今日的娱乐圈明星刘德华,直教人感觉不混娱乐圈可惜了。大概应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商业成就、草根出身、个人性格。
年第一家店开张到年,兄弟俩因战略发展方向未能统一而各领一方。从此可以看出,小小年纪的黄老二是一个有主意和远见的人。尽管书念得不多,但那不是成为商业大佬的必要条件。较早涉入商业社会,实战经验显然比商业理论书籍更为实用。离开了技术专家”哥哥的引领和屁护,国美在初生牛犊不惧虎″的弟弟带领之下,竟然腾飞起来。黄光裕,这个年少的潮汕青年创造了国内商业零售业多项第一,这也是他为人津津乐道和被人推崇的地方。
其商业成就,主要体现在四点:第一、舍弃厚利,薄利多销。
在九十年代初,电器还是卖方市场时,不与同行同流合污″追求高利涧,却反而主动降低售价,追求薄利,以销量生利。这种傻大粗”行为,需要多大的断舍离″的胆魄,朋友们可想一想,拿自己设身处地比一比,就隐约知道原来自己为什么做不成首富”了。
第二、厂家直供,团购进货。
有了市场、销量,舍弃中间经销商,直接面向厂家大宗釆购,且垄断个别型号进货,甚至达到提前下单、订时订量订型生产的地步,大有如今个性定制的味道。釆购价的尽量下调,又促进了销量的增长,从而达成了良性循环。这之后形成的竞争力委实难以撼动。
第三、统一品牌,连锁经营。
统一各店的店招、形象,建立自己的店铺品牌,国美在九十年代中期率先创立了中国家电零售的连锁模式。单兵厮杀变成了团队作战,其影响力、竞争力不言自明。从此,国美战旗插遍了全国大中城市。
第四、报刊营销,首开先河。
九十年代初,那时可没有什么互联网、智能手机,也没有什么分众还是聚众传媒,人们接受信息主要依赖于报纸、电视这类传统媒体,而且那时普遍没有广告、营销意识。在此形势之下,黄家老二却以极低价包揽首都报刊中缝,打起了买电器,到国美″的营销广告,此举开了全国报刊广告之先河。正如万里黄沙一点绿这般,吸引了无数眼球,达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极佳效果。数年后营销奇才胡志标在报刊上做的全国首例悬念营销广告,不知是否借鉴了同乡同龄人黄家老二的创意,也收到了异曲同工之妙,让爱多VCD″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年之后的十数年,国美在弟弟黄光裕的强势带领下,凭借上述四项绝招,征伐四方,并上海永乐,合北京大中,降服大小诸侯″,一路所向披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年国美借壳上市,豪横的黄家老二欲做老大久矣,35岁便如愿首次登顶国中首富,此后连续数年雄踞榜首(三年胡润榜首富,一年福布斯榜首富)。草根黄光裕活成了那个时代的传奇!
由于黄光裕没有光鲜靓丽的履历,纯草根出身,与其兄相反,其性情杀伐决断,作风大气彪悍,于是被众多媒体冠以“价格屠夫”、草莽枭雄″之名号。据说为了配合媒体之冠名,不让媒体朋友失望,黄光裕有意把自己剃成了光头,其率直果敢之性,真个名不虚传。他可以称得上是最接地气、最耿直的首富了。
不管耿直弟″黄光裕愿不愿意,从年开始的数年,彼时的他确实威名赫赫,傲视天下,出尽了风头。家族成员也因此成为08年奥运火炬手,这可是一巨大荣耀。尽管他已曾说过那句广为流传的话:胡润财富榜,就是杀猪榜。但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猛人黄光裕也未能幸免。他不愧是首富,竟料中了自己的命运,最终未能逃脱跌落牢笼的厄运。
可惜,耿直的黄光裕,一个猛到违背游戏规则″的牛人。
四巅峰跌落
兄弟二人分家之后,通过十数年的纵横驰骋,都在自身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可谓花开两朵,各艳一方。“低调哥″黄俊钦在“耿直弟”黄光裕登顶首富之位后,也被胡润扒了出来,成了财富榜上的常客。惹得黄光裕也说道,哥哥其实比我更有钱,胡润终于把他给揪出来了。黄俊钦之低调内敛,可见一斑。
年,如日中天的黄光裕带领的国美已然是电器零售的王者,但在南征的过程中,他还是遇到了强劲对手的狙击。部分读者朋友应了解十数年前中国电器零售江湖的美苏争霸″,是的,美″是指国美,苏″就是苏宁,正是而今大名鼎鼎的苏宁易购。言国美,必提苏宁。
真的是无巧不成书,这个苏宁电器似乎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国美电器杠”上了。不得不说,中国家电江湖因他们的存在而精彩纷呈,且往下看。
苏宁电器是由张氏兄弟俩于年在南京创立,兄张桂平,弟张近东;同样是兄长先引领弟弟,生意起色之后,兄张桂平转战地产,成就了如今的隐秘地产巨头苏宁环球;弟张近东专注苏宁电器,而今已成为线下线上融合的零售巨鳄苏宁易购;兄弟俩也都是财富榜上的常客。以上是张家兄弟与黄氏兄弟相同之处。不同的是,张家兄弟年纪稍长,一个是年的,一个是年的;两兄弟都具备大学本科学历,都是在南京有正式工作后辞职下海的,算来属于本土学院派;两兄弟都是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风格。毋庸置疑,张氏兄弟的商业成就谱写了中国商界亲兄弟共同致富的一段佳话,与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一样,是广大创业者和企业家朋友的励志榜样。
反观属于草根少壮派的黄氏兄弟,他们的命运似乎更多坎坷,人生更具传奇,对后来者也更有警示作用。
彼时的苏宁,同样是电器零售巨头,不过屈居于风头正盛的国美之下。这之前两军稍有磨擦,互有输赢。这次,这场腥风血雨″之商业大战巳不可避免。
序幕已拉开,正当人们翘首以盼的这场中国电器零售业最大商业战役即将开战之际,江湖上却传来了不利于黄光裕的消息。
年11月,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机关带走调查。一周之后,其兄黄俊钦也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警方带走。
那场著名的战役因黄光裕的被捕最终未能打响。是年,也成为黄氏兄弟二人事业的分水岭。最终,两兄弟真正做到了有难同当″,双双刑判入状,黄俊钦因内幕交易罪、偷越边境罪、单位行贿罪入狱三年半,罚金1千万元;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领刑十四年,并处没收资产6亿元,罚款2亿元。
现实生活往往不似人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史上最成功″的北漂兄弟,还是未能守住做人的底线,一失足,成了大众不齿的经济罪犯,让多少引他们为人生励志偶象的创业后辈们顿足失望。
有一点可以肯定,巅峰到谷底,黄家哥俩的兄弟情超越了全国的兄弟们,连做牢都是携手共进”!也算是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纪录。只是,这个纪录可没有哪位企业家朋友愿意打破。
五风雨国美
闯荡京城的黄氏兄弟也许闯得太猛了,一头闯入了高墙之内。繁华落寞,远离尘世喧嚣,一切归于沉静,老大有时间钻研感兴趣的技术了。老二也有闲慢慢反省人生了。
祸兮福之所倚,也许,法律的威严会让这哥俩重获新生。
从此,商业江湖暂时失去了黄氏兄弟的身影,但江湖从不缺少黄首富的传说,国美也并未因创始人的入狱而沉寂。如果一定要评一家三十年来媒体持续曝光率最高的企业和企业家的话,我想,非少壮派首富黄光裕与他创办的国美莫属。
失去企业主心骨的国美随后爆发了内战,那场震惊中国商界的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家族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争夺之战,为许多创业家敲响了企业经营传承的警钟,也为众多财经院校提供了经典的商战教材。耿直弟″黄首富不幸之中又万幸,他娶了位好妻子,坚守住了家族企业控制权。那句老公,等你归来,还你一个更好的国美″,不知羡煞了多少搏击商海的热血男儿。娶妻若此,夫复何憾!
但谁也阻挡不了时代浪潮奔涌之势,国美在黄门女将的带领下,终于还是错失了电商的大潮。紧跟时代不能仅凭口号,而需超强的执行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造就了中国零售电商三巨头,就连老对手苏宁也通过数年的顺势改变,业绩远超国美。昔日的小弟们今已成为大哥,城头变幻大王旗″,电器零售之王国美沦落到第二梯队,已然不复当年之勇。
失去灵魂的国美,好一盘黄花菜都凉了。
身陷囹圄的黄光裕不知作何感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尽管据说高墙内的他频频隔空指示,但他不是传说中的气功大师″,可即便那王林大师不是也自保不暇早挂了吗?!几度传来他即将出狱的消息,使国美系股价短暂波动上浮,但这些都不能根本解决业绩严重下滑的颓势,不过,这只关在笼里的华南虎″能有此余威震憾市场,其商业生涯也算值了。
光阴荏苒,潜心研究三年半技术活的低调哥″黄俊钦走出了高墙。经此一狱,这位本就低调的富豪余生怕是会更加深居简出了。
转眼,轻飘飘的时光飘到了年6月24日,从近不惑到知天命,狱中度过漫长12年的昔日首富、猛人黄光裕数次减刑后假释出狱了。
历经沉浮,枭雄归来,51的黄光裕面对如今的的营商形势和国美困境,又将带领国美何去何从呢?
六什么是成功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媒体一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