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气功有外功与内功之分,外功以活动练力为主
TUhjnbcbe - 2025/1/21 20:11:00

气功,顾名思义,系一门练气之学问,坐功为修炼内功之基本姿势。坐功有其一定修炼方法,其中有调息、意守、运气等方法。运用这些方法修炼,能加强吸氧呼碳之作用,进行人体极其错综复杂之气化作用,亦即人体出人升降之气化作用。经过持久修炼,于人体内形成一种特殊之气,称为内气。引此气运行全身,推动脏腑机能活动,增强生命活力,甚且能排除外邪之侵入,而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气功,顾名思义,系一门练气之学问,坐功为修炼内功之基本姿势。坐功有其一定修炼方法,其中有调息、意守、运气等方法。运用这些方法修炼,能加强吸氧呼碳之作用,进行人体极其错综复杂之气化作用,亦即人体出人升降之气化作用。经过持久修炼,于人体内形成一种特殊之气,称为内气。引此气运行全身,推动脏腑机能活动,增强生命活力,甚且能排除外邪之侵入,而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达摩禅师一指禅功之“坐功”,修练方法,现顺序陈述,使修练者能正确运用。循此法修练,始能纯熟掌握一指禅功全套功法。

坐功(一)丹田自古至今,典籍关于丹田之记载不一,传说纷纭,莫衷一是。盖胎儿在母腹中,得先天之性灵,赖脐带以通任、督二脉,循环不息。至胎儿出母腹,脐带剪断,任、督二脉随相隔而不通。禀父母之一点先天之气落入脐中,成为先天之元气。修练内功,意守丹田则意守此脐中一点先天之元气,务使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共起调合阴阳,而令水火相济,贯通任、督二脉,以达到增强新陈代谢,培增真气之作用,以恢复先天。道书《性命圭旨》载丹田位置云:“脐轮之后,肾堂之前,黄庭之下,关元之上,脐下三寸曰丹田。”故修练内功者所意守之丹田,应为脐内三寸之所。

先师所授一指禅功所意守之丹田,乃后命门(命门穴)内三寸,前命门(神厥穴)内三寸,将此两点连成一椭圆形,再与两乳中穴内中点连线下交于此椭圆形之左右两交点,成为十,此两交点相当于针灸书所载之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之左右两交点,此椭圆形则为丹田。丹田为历代内功家所意守之所。

(二)修练时辰天地之气为大周天,人之气为小周天,人体之气随天地之气变化而更迭。故人体内部气之变化,亦与天气相应,地气相合。岁有四时变化,日有昼夜之分,人有氧血盛衰。《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有“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之载。从季节言之,春季人体内部之气为阴阳交加之气;从日言之,平旦人体内之气至淸,人应随时而守之。夏季人体内部之气为由阴转为纯阴;日中人体内之气至丰,人应随时而固之。秋季人体内之气为阳;日哺人体内之气独,人应随时而退之。冬季人体内之气为纯阳;夜半人体内之气至刚,人应随时而进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之说。修练气功,可调和人之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内守,培增元气而祛病延年。《素问》中有“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之载,故岁之十二月,日之十二辰,与人体关系莫大,修练气功时间应取子、午、卯、酉(子时为夜半十一至一时,午时为中午十一至一时,卯时为早晨五至七时,酉时为下午五至七时)四个时辰进行为宜。

每日应于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内修练四次,每次时间不拘,初练不能持久者,可由五分钟,逐渐增加,若不能坚持每日修练者,每日应修练一次至二次,持之以恒。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功有外功与内功之分,外功以活动练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