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打球总是被说转腰不够用手臂怎么办
TUhjnbcbe - 2025/1/17 21:00:00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_zx/wj5g7c3/

众所周知,任何运动都有规律可循,顺其自然才能更快上手,乒乓球也是如此,对于零基础的乒乓球初学者来说,我们更注重的是按部就班地练习,切不可一步登天,要找规律,遵守规则,这样才能掌握好,进步得更快。我们也会给野球党一些忠告,告诉他们这里不对,该怎么做才更有道理,至于对方听不听,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一次,我认识一位球友,因为长时间打球不合理,发力不正确,打成了网球肘,这可说是一种难以根治的毛病,虽然可以治愈,但很容易复发,可见合不合理打球很重要。还警告过他们:你们这样乱动,还是用手去动,很容易受伤,但他们不重视,最后打成网球肘,才追悔莫及,现在他们开始重视了,但为时已晚,因为一旦有了网球肘,即使用合理的动,也会有影响,所以我在这里提醒那些动不合理动或刚起步的人,一定要学会合理的技术动,合理的动,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责任。

言不及义,在比赛中我们该怎么做才算合理呢?毋庸置疑,这13个字就是:看球的预判,引拍,蹬腿,转腰,收臂。以下逐一解释:

盯球预判:这一预判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是所有击球的开始,如果缺少这一预判,那么击球就无法完成,即使击球时被蒙住,也不能打出高水平。因此我们击球前必须对来球进行预判,预判的内容包括:发球、板形、触点、位置、来球的旋转、方向、落点、长度等,判断好后再选择合适的击球技巧。

二、引拍:以正手为例,引拍是通过腰胯转动来完成的,不是单靠手来引拍,单靠手引拍,击球时会使劲儿变小,即使能够击到球,力量最多也只有手臂的力量,身体的力量是完全不起作用的,这种击球的力量不可能很大,很难旋转出来,而且弧线也不稳定,缺少质量,这就是很多教练所说的死亡力量。无论是否上台,单靠这种引拍击球的方式,都是最容易形成网球肘的,相信很多网球肘的朋友都有深刻的体会。

准确的引拍方法是:两腿张开比肩宽,左前脚后伸,前后各打半个脚掌,然后用腰部向后旋转,同时持拍手跟随着腰部向下旋转,手腕展开,略微压拍,最后击球前的拍子大约在右腿膝盖的后面。

三、蹬腿转腰:在过去40年甚至更早,击球都是强调转腰的,那时转腰的幅度较大,现在改用新材料40+后,转腰演变成了转胯,如果不知道胯在哪里,球友可以摸到自己的盘骨的位置,在盘骨附近的地方叫胯。了解了胯的位置后,下一步就是如何转动,其实转动胯是一个力的传递过程,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转动胯而转动胯,那你一定打不好乒乓球,因为蹬腿是一气呵成的。

第一是蹬腿,蹬腿是拉球力量的基础,击球的爆发力来自于腿,所以手上功夫好的球友球未必打得好,相反,腿上功夫到位的球友他的球一定打得不好。那我们该怎么去体会这种蹬腿的感觉呢?

方法二:1.我们看动漫龙珠孙悟空的龟派气功动作,他扎马的动作和我们蹬腿前的蓄力动作一样,都是弓步,仔细看龟派气功的蓄力动作,就会发现孙悟空已经是转了腰,我们模仿他,再配合一打乒乓球,就完成了

原地泼水动作,可以拿个盆子,从你的右后侧往左前部泼水,这个动作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自然的发力,此时我们只需多多反复体会一下泼水的动作,体会一下蹬地转胯的发力感觉,左手持拍的球友也一样。

还有就是转胯,上面我也说过,蹬腿和转胯是一体的运动,是一气呵成,不能分解分段完成,否则力的传递肯定会中断。当蹬腿发力时,腰胯自然地由右后侧转向正中或稍偏左,同时身体的重心主要由右脚转向左脚,简单地说,右弓步转变为左弓步,转换的过程就是重心交换,也称为重心转移。

最终将蹬腿和扭胯连成一体,只有同时完成蹬腿和扭胯,才能为后场打击提供足够的力量。

收小臂,收小臂这个动作实际上是一种击球动作引起的惯性,很多球友说要刻意收小臂增加摩擦,其实不然,收小臂实际上收小臂是一种传递力量的过程,我们击球的动作强调收小臂是为了那些初学者,还没有完全掌握基本动作框架的球友,他们需要能够收小臂以形成肌肉记忆,一旦收小臂形成肌肉记忆,动作就变成一种发力后的惯性,是非常自然的动作。

引拍的终点即为收小臂过程的起点,收小臂的动作的终点即为我们的眉心,掌握了起始点和终点,我们只需运用蹬腿、转胯和收小臂的力量来击球,然后收小臂进入我们的眉心,击球瞬间的爆发力越大,带给我们的惯性就越大,收小臂的速度就越快,击球的质量就越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练结合。

上述3点就是合理的击球发力顺序以及个人总结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对于网球肘的球友们,我建议还是尽快就医,缓解症状为首要任务,毕竟网球肘是可以治愈的,注意学习并且练习合理的发力还是可以避免网球肘这样的问题,也能减少自己受伤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球总是被说转腰不够用手臂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