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千古以来的宣教,总是要劝人舍己利人?就是那些先哲们看透了人性,知道只有遵从这个人性来处世,那么世界才会大同。如果与此背离,那么就会生灵涂炭。当然是不是要毫无原则的忍让与退避,让别人毫无止境的贪婪得到满足,才是真正的舍得?我并不主张这种极端的原则。因为我们尚处在这个五浊世间,各种的不公与偏失难以避免,因此妄图有绝对的公平与正义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小原则可以放弃,大原则一定不能丧失。
这些大原则就是法律与公义。践踏了法律,那就违反了人类共处的基本原则,那一定要得到惩罚,才能让他明白规则的必要性。但前面我说了安世高,前一世时在广东的街头被一少年杀死,后来第二世时又被街头的人打死,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看,这两个凶手都应被刑法处置。但是安世高却说是自己主动应劫,不追究凶手的责任。同样管鲍之交的故事中,两人做生意,管仲分红中要多拿,管仲当兵时,进攻时躲在后面,却退时走在前面,鲍叔牙为他辩护。鲍叔牙多次相护管仲,但是管仲死时,却没有向大王推荐鲍叔牙任相反而说他的能力不能当相。管鲍之交中的鲍叔牙是我们世间小原则中修德舍得的典范。
而当你的心超出了世间的得失后,那么典型的退让那就是安世高了。总之当我们的身心还处在世间的这个层面时,那么我们的处世规则就是按世间的法律、道德、公义来处理,当我们的身心超出了世间的层面时,那么如何处置矛盾与问题呢?那就按因果与天道来处理。这就是我们基本的修德。德的层面有很多,德有小德,中德,大德,上德,下德,玄德。最高段位的就是玄德,什么是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达到这个境界的就达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了,那就是天地间道生的层次了。
一部道德经,就是讲道讲德的,因此如何修德,就要从道德经里去找。有个高人说,修德是最好的技术。有人认为这个论断不正确的,把德当成了技术来看,是看低了德的作用。其实我认为这个高人之语才是万金难买的真话。先从身的角度来看,身要长安就是无疾,无疾是神仙。那么如何才能无疾?内经里讲得很清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要想病不来,就得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而这两方面就是修德的重要要求。再从心的角度来看,心最累的是烦恼,为何烦恼?就是有人我之别,有得失之嫌。
如果君子以厚德载物,那么就可以慎终追旧,笃诚款爱,泽靡不渐,恩无不逮!这样的人一定能一呼而百应,他的周围就能:街衢如一,庭宇相袭,混鸡犬而乱放,各识家而竞入。这样的大同之处,还会有烦恼吗?所以要达到身心的安泰,最为直接最为简要的方法与措施就是修德。世间的成就如此,出世间的成就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先天灵根,却想能出世修道成功,那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修德。只有修德,才能使灵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就象王善人,他自己觉得很笨,只能给人打短工做长工度日,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自觉智力短浅,只是一个实足的下下之人。但是他却能在听善书时返观自己,时时忏悔,找自己的不足,找别人的长处,最后能自己学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真的不惜自己被杀头的危险而去救杨柏,终于黑夜见白日,悟了道,明知因果,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应如何救杨柏,救的过程应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开了慧,灵根增长的缘故。同时一个人如果想要改变乖张蹇滞的命运,或者少寿多病的困局,唯有这条路可走。
所以生命是一点一滴努力而来的那位台湾陈女士,正因为累积了那么大的福德,所以命中无子女的她,却能让自己的子女在大火中安然度过。比如别人家里来了蚂蚁,总觉极为讨厌,总想除之而后快,但是她家却不同,她和她的儿女们认为这蚂蚁好不容易行军到自己的家里来作客,一定要好好地招待它们,于是把糖食之类的东西来喂养这些蚂蚁。而她把街上的一个疯婆子当作自己的母亲来服侍了很多年,其中经过了很多的委屈而不叫屈,正因为这种福德才让她地中海贫血症这种绝症之下能活到老。另外修德就是修防护。
当你真正开启自在的征程之时,后面的身心变化有时极为剧烈,如果你没有德这个盾牌,那么有时这具肉体也许会一下子灰飞烟灭,或者变为一具行尸走肉也难说。比如当你修德不够,对于名利得失之心还很强大时,很多人会遇上幻境,但由于德配位,于是很容易把幻境当成了真实之境,于是陷在幻境中不可自拔,最后走火入魔,毁了一生。又如当你的性光显现,而外界的一些活动力量强大的生命体视之为人参之类的大补丸,你没有这个盾牌,你的光就会被它们吞了下去,然后变成了无知无识的混沌人。
但如果你有德,那就完全不同了,你的身子周围会被一层厚厚的无形之气而布满,这些生命体不可能踏破这层保护膜而长驱直入。天道是循环的,所以有所失,必然有所得,但是得失之间不要去计较,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种得失之间,不一定是失去这种就会得到这种,很多时候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当你越能放下,越能舍去,你就能体会到越能得到,而这种得到恰是你当时最极为需要的。
有了修德培福这个基础,那么接下来才可以再进一步,因为毕竟修德培福只能让你得到的安顺,但是对于出世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所以有人问雷锋出差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人,为何还会有那样的果报?为什么有很多人是真正的善人好人,却是好人不得好报?这些除了善有伪善的原因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后面的这一步没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