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氧并非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气功与无氧代谢
TUhjnbcbe - 2025/1/1 20:29:00

一、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静止?

报刊上曾开展过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得争论,各有各理,莫衷一是。赞成运动的,指出加强体育锻炼,乃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赞成静止的,列举气功训练者长寿的例子。这两种互相截然对立的观点,将在本文中统一和谐。

生命在于运动是对的,这是因为通过激烈的体育锻炼,人体增加了葡萄糖的有氧代谢程度,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氧代谢的总表式是:C6H13O6+6O→6CO+6HO

一个葡萄糖分子完成有氧代谢,可生成38个ATP(腺苷三磷酸)。ATP是机体高能化合物,增加ATP,当然促进了人的新陈代谢,增强了体质。

生命在于静止也没有错,这是因为人在进行“入静”的气功训练后,人体内进行着另一种代谢,葡萄糖的无氧代谢。消耗葡萄糖产生ATP。

一条是通过糖酵解反应实现的,糖酵解反应的总表式是:葡萄糖+2ADP+2P+2AND→2(丙酮酸盐)+2ATP+2NADH

ADP是腺苷二磷酸,NAD是辅酶Ⅰ,NADH是辅酶Ⅰ的还原态。

葡萄糖的糖酵解产物是丙酮酸,生成2个ATP,2个还原态辅酶Ⅰ,通过氧化磷酸化的作用,2NADH可以产生6ATP。在激烈的体育运动时,丙酮酸进一步代谢为乳酸,在非激烈运动中,亦可与氧反应,最后生成CO与HO。

另一条无氧代谢称为磷酸戊糖酵解途径。经过六个循环,葡萄糖分解为CO与水,还生成12NADPH(辅酶Ⅰ还原态)。

葡萄糖+ATP+12NADP→6CO+12NADPH+ADP

若再与氧反应,经过氧化磷酸化作用,12NADPH可产生36个ATP,净生成35个ATP。若不与氧反应,则体内的辅酶Ⅰ还原态,通过其他途径起生化反应。特别需要提出的是NADPH,它是人体内的强还原剂,亦是一个高能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有多种途径转化为ATP,而作为人存活的能量源泉之一。总之,气功“入静”锻炼,通过无氧代谢,生成NADH与NADPH,再可转化ATP,而保持人体旺盛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由此看来,生命在于运动论与生命在于静止论的观点都有生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入静”的静止,并不是通常不参加体育训练的概念,而是某种自我调节训练,进入“气功态”训练。“运动”仅有氧代谢得以进行,“静止”使无氧代谢得以进行,两种锻炼都是有效的。

二、无氧代谢:耗散结构振荡之源

作者曾指出(本刊年5期)葡萄糖在糖酵解过程中有二步反应属于耗散结构振荡,产生,nm的振荡波,辅酶Ⅰ还原体NADH的浓度随时间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振荡,此振荡频率正好是气功师黄仁忠发放外气生物波的频率范围,以此证明了气功发出的波来源于人体消化葡萄糖这个人人都在进行的耗散结构振荡,揭示了气功的糖酵解耗散结构振荡的本质。气功训练的目的是将由第二信号控制的糖酵解振荡,转变为由第一信号系统看着我,即由人的意念控制反应催化酶的数量,调节人体内振荡的强度与浓度。

通过本文的剖析,我们把上述观点又提高到无氧代谢这个层次上去认识,除了糖酵解外,无氧代谢还有好多。其中磷酸戊糖酵解途径亦属于这一类,因为其中恰好有意步与糖酵解振荡中生成1.6二磷酸果糖的振荡反应是一样的。(沃思、柯诺著《医学代谢途径》人民卫生出版社年P14)这样,我们把气功生物波来源的根源上升到无氧代谢这个认识高度,一般人在葡萄糖代谢中得到ATP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而炼气功者,还得到NADH、NADPH强还原剂,ATP和气功振荡能量。这股能量流汇同ATP,NADH,NADPH的物质流,在体内循环,大大提高了人体免疫机能,机体修补能力,抗氧化能力,这就是表现为气功强身、健康长寿、抗病、硬气功的原因。体内辅酶Ⅰ、Ⅱ还原态浓度提高还有它特殊的意义。

有氧代谢虽然能促进人体ATP增加的作用,但是氧的参加,除了作为产生能源的氧化物质外,氧还是一个人体衰老的促进剂。

氧是一种潜在的毒性物质,氧的毒性是由于形成过氧化物HO引起的。(哈珀等著、王明运等译《生理化学评论》科学出版社年P)氧在组织中容易还原而生成超氧化物阴离子O-,产生这种反应,需要超氧化物歧化酶,而人体内总是存在着。O-存在,是使人衰老的加速因子,它破坏正常机体组织,使皮肤黑色素增加,其中许多反应过程是不可逆的、积累性的、破坏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超氧化物破坏机体物的积累,加速了人的衰老与死亡。

在无氧代谢中,形成高浓度的辅酶Ⅰ、Ⅱ还原态物质NADH、NADPH是一个消灭O-超氧化物,抵消氧的毒性的大补剂,在清除超氧化物中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无氧代谢不但不产生毒性物质,而且会消除有氧代谢中产生的毒害物质,这就是气功修炼与不修炼气功在体内产生的差别。一般人遭受超氧化物的损伤,而气功修炼者则不受超氧化物的损伤,结果是气功修炼者的机体保存甚好,有长的多的平均寿命,气功使人长寿的奥秘就在于气功修炼者的无氧代谢占主导地位。

然而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转变是不受大脑、神经系统控制的,难于自我调节,对于普通人,只能通过运动量的大小,调节有氧代谢的强度,而气功训练者,通过入静意守的训练,能把人的第二信号系统控制的无氧代谢,调节为由第一信号系统控制的无氧代谢。气功训练时间长的人,可以控制无氧代谢的比重,亦就是控制葡萄糖酵解的耗散结构振荡的强度。修炼几十年的气功师,可以将无氧代谢调节至占人体代谢的80~90%,达到“胎息”,肺的呼吸几乎不存在。有的气功师已经感觉不到鼻子呼气、吸气的气流,于是人的生理状态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不需要氧气也能生存。印度瑜伽修炼者,可以埋入地下一个多月,断氧三个多月而不死,就是这个缘故,瑜伽功调节无氧代谢,接近95~%的程度。

三、气功无氧代谢发现的展望

气功——无氧代谢关系的发现,将揭开生命起源、探索外星人是否存在、人类的宇宙航行可能性、运动员的功能训练等问题上,开拓一个崭新的领域。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地球形成之后的多少亿年里,大气中根本没有多少氧,只是地球自身保存住水,水成了地球生命的摇篮。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形成了氮、硝酸化合物和氨基酸,之后逐步演化为肽、蛋白质,29亿年前,形成了最早的绿色单细胞生物,这种绿色单细胞植物是在无氧或极低氧环境中产生出来的。这些简单生物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进行无氧代谢,最终释放出了氧,在几十亿年的积累中,才使大气中氧的含量增加到目前的接近21%的水平。

气功的无氧代谢机制的发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结果:氧并非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们在发掘中经常发现,在土层深处的某些动物,如龟、黄鳝,可以在地下生活多年而不死,就是靠无氧代谢维持生命的。由此可以推测,在宇宙的某些有水的星球上,会存在无氧环境中的生物。越是以无氧代谢作为生命维持之源,其寿命越是长,生命力、特异功能越是厉害,气智慧发展会超过靠有氧代谢维持生命的人类的。外星人可以在无氧环境中生存,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是蛮大的。

气功的无氧代谢关系揭示,为人类实现宇宙航行开辟了现实的可能性。依正常人生活,宇航器中要携带大量的氧气与食物,或者保持一个氧的再生与食物再生的环境。然而瑜伽、气功训练,可以将人对氧的需求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几个月不需氧,气功训练也可以达到人对食物需求降低到比一般人少得多的程度。如果让宇航员练就高层次的气功,让他们去实现宇宙航行,可以大大降低对氧与食物的需求,可能会达到一般人的1/10甚至更少。气功研究的深入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科学事业的前景,气功将给人类开拓宇宙航行的新天地。

wl

如果让体育运动员的气功练到较高程度,他们在竞技中,不再用有氧代谢去实现能量的持续供给,而是以无氧代谢去提供运动能量的来源,那么运动员将不再受乳酸积累而劳累,他们的能力将有一个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将有突破性的提高。

耗散结构理论不仅揭示了气的本质,而且解释了人长寿的原因,揭示了训练气功的生理基础,解释了瑜伽断氧生存,某些动物埋入地下多年断氧而不死的原因,更为运动员提高功能、人的宇宙航行指明了现实可能性的道路。(毛法根)

1
查看完整版本: 氧并非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气功与无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