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其人,以隐瞒自己的籍贯和宗族世系的方式,来增添其神秘色彩。他隐居于中条山里,也常出没于汾水和晋南,世人传说他是几百岁的老寿星。武则天在位时,派人召见,他不愿去,就施展“息气”奇功,让武则天的使者觉得他已仙逝,只好空手回京复命,可后来有人见到张仍隐居在恒州的深山里。
武则天剧照开元二十一年(公元),恒州刺史韦济把隐士张果的事迹申奏朝廷,唐玄宗派通事舍人裴晤,前去邀张果进京。可是张果一见裴晤到了面前,就装出气绝倒地的吓人架势,“息气”皮久,才慢慢恢复常态。裴晤怕闹出人命来,因而不敢催逼,就回京把经过如实报告皇上。唐玄宗却非得见张果,又派中书舍人徐峤捧着盖了御印的诏书前去礼请,这才把张果接到东都,安置在专门招纳贤士的馆舍,又特许张坐肩舆抬进宫内面君,显得恩宠有加。皇上亲自询问有关修道成仙之事,当然张果不会轻易传授,此中秘闻外人就更不得而知。
唐玄宗剧照张果善于“息气”,既能辟谷多日,也有很好酒量,几杯美酒下肚,高兴时便吹嘘说:“我出生在尧在位的丙子年,当过侍中。”看他面貌只有六、七十。当时唐玄宗身边还有两术士,邢和璞善于测知别人的生展死期,师夜光精通各种玄妙方术。玄宗就让邢和璞推算张果的生死之期,邢和璞绞尽脑汁,也说不出个大概。唐玄宗又请张果悄声密坐于暗处,让师夜光审视再三,师夜光竟没发现张果。
张果老剧照唐玄宗曾对宦官高力士说:“我听说真的奇士,喝乌头的毒汁都没关系。”当时天正寒,就拿乌头汁让张果喝下去。张果喝了三口,懊丧地说:“这不是佳酿。”就不再喝了。片刻功夫,张果口中的牙齿变得焦黑矩缩,他让侍从们找来铁的如意,把自己的牙全敲掉,藏在腰带里,又拿出自制的药涂在齿龈上,过了些日子,张果竟长出洁白整齐的新牙。
张果老剧照唐玄宗更加敬信他的神异,想把玉真公主下嫁给张果,只是还没有启口,有一天张果却莫名其妙地对秘书少监王迥质、太常少卿萧华说:“常言道讨公主做媳妇,平地冒出座公府来,都是很可怕的。”两人都奇怪张果为什么说这些,但不久就有人来宣诏:“玉真公主将要下嫁给张先生。”张果大笑,坚决谢绝。
张果老剧照皇上决定给张果画像并张挂在集贤院。张果再三恳求还山隐居,唐玄宗终于恩准,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又赏给三百匹丝绸,派两人护送回恒山蒲吾县,不久张果去世,或者是有人说的升仙而去。皇上下令在他去世之处建座栖霞观。
张果老隐居处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实际上是中唐的隐士,无论是他自吹还是传闻的“数百岁人”当然是信不得的,对他的自神其事,古人都是不以为然的,说他至多略过古稀之年。而另两个术士对他莫测高深,可能张的功夫确比他俩高,或许是他俩伴君造成的世故和圆滑,讲究江湖义气使然。张果的主要特点是善于巧妙而长时间地控制呼吸。众所周知,单纯的憋气几分钟已极困难,而张果看来已达到匀细绵长的体呼吸状态,就像中国气功和印度瑜珈典籍中所说的不经口鼻,而从全身毛窍中呼吸。他以此绝技多次躲过了圣上的催逼。这种“息气”状态的真实性科学价值是应加以深入研究的。“饮堇无苦”,既表明伴君的风险,又说明他或许有较强的抗毒再生能力。“娶妇得公主”的议论则表明他确有些识他心功能,这是隐居练气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