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
TUhjnbcbe - 2024/10/3 19:07:00

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

气功练习

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这两颗古老的东方文化领域中的璀灿明珠,以其各自形成的独特风格,有机的相互依附,相互融合,相互存在着和相互发展着。书法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通过笔墨刚柔顺逆、动静疾徐的运动痕迹,以《易经》的阴阳之理,即黑白的反差艺术,体现着书家的内心世界。气功则是人类自身的一种认识“自我”的修炼。人们以这种修炼形式,调节自身的心里与生理,使之达到人身与精神的最大和谐与统一,也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地。

中国气功是我国古老的养生健身术,派别纷纭,主要是以道家为著。道家的经典《道德经》就包含了许多气功的理论。历代道家有许多关于气功的著述。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有为。从道家的思想来认识气功,气功的本质是“无为”的,是与世上一切功利绝缘的,气功的意守只在自身(意守花木美景等,是把物我融为一体),所谓“以一念代万念”。摒除一切杂念,也就是远离一切功利。练气功的时候,有一个词叫“生忘”,“生忘”就是把自己都忘了。道家练气功有七字诀,就是“清、寂、凝、炼、明、神、一”,这充分说明了气功与世上功利如同水火不容。而书法家在创作时也是需要这种“忘我”的情境,这与气功的理念是相同的。有人说练书法是“不练气功的气功锻炼”,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首先,书法讲究意念,意在笔端,要求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这与气功的呼吸锻炼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书法绘画讲究身体姿势,要求头端正、肩平齐、胸张背直、提肘悬腕,将全身的精、气、神集中在手上,此时全身的气血处于最良好的运行状态,这又与气功修炼的姿势接近。有所不同的是,书画练习摆脱了气功为练而练的单纯,将身心锻炼寓于艺术创造之中,创作过程中更能体验到欢乐和美的享受,最终达到修身养性的养生目的。

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的关系

中国气功中讲的“气”是无形无相的,书法是有形有象的,如果我们通过书法的有形去展现气功的无形,将无形注入有形之中,借助气功的无形来提高深化书法艺术的意境。二者相结合,自然会使其艺术魅力展现出千姿百媚的境界,放射出璀璨的光华。在这里所说的“气”,是道家讲的炼精化气所产生的“气”,就是说气在这里是—种物质能量。因为,精是我们身体内物质能量聚集的精华,练成的“气”是由精这一物质而生成的。练气,是通过—种方法训练所产生的一种新物质。用物理的观念分析,就是将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物体发生了变化,而物体内的总能量没有发生变化。一种是气态,另一种是液态。大自然中的“气”是万物精华的凝聚。有了这样的气,我们把它和心灵沟通,让“气”这一物质,在笔下随着墨汁一同倾注到纸上,这时写出的书法中就自然多了一种物质能量——“气”。有了这样的气在书法中做保护,书法就多了醇厚,就有了丰富的内涵,让欣赏者有了品味,多了参悟的意境。

将气功中的“气”注进书法之中,书法的有形承载了气功的无形,气场留在了书法的形上。为什么气场会留住?用气功去书写,一小部分气随着书法的气场而散,一大部分留在了书法的形上面,犹如书法用的墨汁,墨液中的水会随着墨的干燥而消散一样。“神依形生,精以气盈;凋不残,松柏青青”形在而气存。形之美和气之能量并存于作品之中。为什么我们读好的书法作品,不厌千百次地读,就是因为每次欣赏的时候,气的能量,造型的能量,在向你倾注、释放。特别是当你心平气和的时候,二者之间产生了共鸣,欣赏者如沐在气场中,这样的欣赏,给予受众的是享受,是身心的舒泰,是精神的调理,是抚摸,是安慰,是穆如清风的理疗。做到心、手、意的结合,才能做到以心使气,以气御笔,把心中的美好用书法表现出来。

字帖

中国书法怎样在创作中完成气功修炼

其实中国书法就是一种艺术气功,可以想象一下书法创作的情景:凝眸、沉思,白纸、黑墨,手握三寸柔毫尽情挥洒,仿佛置身于清净忘我的世界。练书法,其实就是在做气功,是一种讲究脑、体合一,练气、养气和用气的功夫。书写前,凝神静思,谋划全局。保持情绪安定,气沉丹田,排除杂念,思想集中。书写时,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悬肘松肩,灵活自如地运用手指、腕、肘、臂、肩、腰、腿全身各部位协调动作,使体内气机、血脉畅通,真气充盈。书写中,动作柔韧圆活,快慢相兼,静中有动,刚柔相济,赋词吟诗,意力并用。通过自身意念、呼吸和姿势,实现人体精、气、神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中国气功注重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意念),讲究松紧自然,虚实有度,意气相随,书法亦然。书法讲究用笔、结字,创作注重情感、意象和境界。要写出气势和神韵,既要会甩力,又要会用气,才能写出有功力的作品。所以书法能凝神聚精,吐浊纳清,平衡阴阳,百脉相通。通过调心存神,精神内守,排除杂念,导引进入无形无象,一切外物都不想的空灵、清净、养生的境界。不同书体对人有不同好处。如练篆、隶、楷书可历练静功和耐力;练行书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写起来非常轻松;练草书如龙飞凤舞,激情逬发,酣畅淋漓,是宣泄情绪、抒发豪情的最佳形式之一。

练书法须吟诗赋词,写诗能抒怀寄情,诗词的美妙和韵律调节身心,书法、诗词智体合一,动静合一,心神合一,与气功同源。既消除疲劳,益智健脑,又畅通气血,舒筋通络。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都是导气之造化而入妙道,虽然形式不同,但由于两者内在的互通,却又可融为一体。气可以入书,先得势而后入神,不正是气功修炼的“练气化神”之说吗?上乘的书法作品,都是神思运化而成的妙品,是神、气、形通一状态下的杰作,是“气”生出了书法的神妙之境。可以说,“气”是书法作品的内在韵律。

丹青中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