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气功条件反射关于生活功的修炼
TUhjnbcbe - 2024/8/31 18:11:00

一、特点

没有、或基本上没有气功的特殊形姿、意念和语音,只需结合日常生活(休息、言谈和家务以及某些学习、工作和运动)中的某些形姿、意念和语音即可,不需入静,对放松的要求不严格,但和“二十四小时都在练功”的“功”有所不同,练功科非练功时体内反应有明显差别,无时间、方位的特殊要求。

“生活功”,亦可称“无功”;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禅功”。

二、构成

(一)全身行气。即气在全身表里的自然运行和在意念指引下的定向、定位运行.此条件,通过习练任何功法皆可逐渐具备,采用环境诱导的方法则可在短暂的时间内

(一般为半小时左右)达到体表通和体内微弱通,被诱导者只需持松静态(站、立、卧皆可)和一种“潜能心理”(见“三合一”1机制——“我希望全身行气似乎在行气是在行气”,双目微闭,即可在“惚兮惚兮”中在脑的“记忆库”里刻上相应的“印痕”,犹如给计算机输入了“程序”;之后,只需回覆到被诱导时的身态或心态,加一个“我在开始练习”的意念,再增加一些自我诱导(如用眼神、意念循循引气、默念“松、通……”;“再松、再通……”,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配合导引),即可照样运转,并能逐渐延伸。按此习练一段时间(一般为两、三个月,每日两、三次,每次一刻钟到半小时),即可形成相应的自我模式,并达到体内通和体内定向、定位(包括脏腑各部位)运行。在此期间,如能再接受一、两次环境诱导和某些辅导、启发,效果更快、更轻

(二)体吸呼。即同身外世界的气息的交换、补充、是自体气的一种重要的新陈代谢。其形成的方法、步骤和所需的环境诱导和自我练习的时间,与“全身行气”大体相同。其初步,是某些重要穴位和敏感部位(如劳官、涌泉、百会、丹田和手指尖部)的呼吸感较明显;之后,其感觉逐渐遍及全身,但都不必达到鼻孔微弱呼吸或“胎息”的程度,只需有一些体呼吸的感觉即可。

(三)条件反射。(参见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学说)

以上两个条件基本具备后,即可意识地将它们(首先是全身行气)同日常生活中的某种活动(如看电视)结合在一起。开初,最好能固定结合的时间(如晚饭后)和环境,看电视时的具体形姿、心情也宜大体相同;再用意念(或加用一些眼神)保持气在体内的运行感,从而使看电视时的形姿、环境和心情,也都能逐渐成为保持气在体内运行的“条件”。经过数日或数星期,这些“条件”的反射作用即会明显增强,并随之减少意念(或眼神)的用量和时刻,使每次

(一、两秒钟)的意念和眼神能起到气运行的启动作用。从一个启动意念(或眼神)维持气运行半分钟到一分钟(通常都容易作到),再逐渐延长至三、五分钟,即基本上形成了这种“生活功”的条件反射功能。之后,这种活动的形姿、环境和心情的固定性亦可减少,变得较灵活。也可以从一些不太费心思和精力的活动(如聊天、散步)开始,其方法、步骤与上相似。此后,再逐渐转入同其他日常生活的形姿、语音和意念的结合;如能再同某些日常生活相似的气功形姿(如下颌微收,掌心略向丹田)或某些轻松的音乐、意念结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好。

三、层次

(一)初级。同日常生活的形姿、语音和意念的少许结合。全身体表行气与体里的较微弱行气,故在采用环境诱导后即可较快形成。

(二)中级。可同不少日常生活的形姿、语音和意念结合,体表里的自然行气和定向、定位(包括点、线、面)的行气感和聚气感都较强,还可以初步定能作用(如爽身、增温和消炎祛疾),其启动也都在一瞬间的意念(或再配合眼神)。

(三)高级。气的运行、聚散与对外的护换、补充,以及气能在体内的应用,已能、或基本上能与诸多日常生活的形姿、语音和意念自动、和谐地结合。全身无处不开关,轻微的一抬一式,手指的轻微屈伸,皆是,对身外诸多的色、声、味,以及自然界的和机械的振荡的感触,也都能同已形成的种种“条件”立即联通,并能运用脑的“过滤“功能,成为新的“条件”促助气的良性运动,这些,也都只需启动一次联结“信号”即可。此级无止境,因人而异,变化莫测,自得其妙。

四、其他

(一)在形成“生活功”的过程中以及形成后,如能每日或数日习练一次(半小时左右)松静坐、站功,可以促进“生活功”层次的上升。

(二)在形成“生活功”的过程中以及形成后,也可以同某些动功相结合,更可以同太极拳和某些舞姿、舞步,或日常起居的某些习惯性的舒展心身的动作(如伸腰、扩臂、展腿等)相结合,其方法也是一瞬间的启动意念。

(三)一经达到中级层次,就会自然地1长期保持,不另费时间,不分散学习、工作的精力,日渐受益,欲罢不能。

(四)由于始终保持平常人的形姿、语音、意念和神态,更无区别于常人的禁忌,故能确保与心身健康无碍,还可以使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也不知道你在练气功。

(五)其实,“生活功”也是源远流长,只是还较少发掘和整理罢了。(读者不妨想想,传说中的“八仙”和“济公”,都可能常习的是什么“功”)又据我对某些气功师的观察、了解,他们实际上也常习这类“生活功”——“无功”;而他们创编和传授的功,他们自己并不常练。这里,我所谈的,只是一个尝试,是侧重心理学角度进行的一些认识、整理和比较自觉的运用,所以也是一个实验,更是本人的切身体察。如实写出,抛砖引玉,供气功界人士批评、讨论;并借此给喜爱气功、又难以抽出时间和专用心思去练习气功的同仁们一个良好的祝愿:喜看芳园正茂,朝首不老青松。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功条件反射关于生活功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