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说的完全以实用为主,也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认真对待之。说到《“内观”不能等同于气功》,有兄台觉得我“轻慢”了气功;其实是误会,因为认识不同,所接触的方法不同,目标不同,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可以理解,有些东西讲深了,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马上就领悟接受,今天就说说“气功”,如何快速的练出手上的“得气”感?
以前刚开始练气功的时候,以“得气”感为荣,因为那时候太觉得它的神秘,其实“气感”很简单的,当我们探讨明白“气感”的本质之后就更简单了,如果大家都懂了的时候,世间就会少了很多拿“神秘”作幌子的“骗子”。
气功锻炼能健身,但也需要有针对性,要懂原理和方法,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类型和疾病特点不一样,不加选择的盲目的练,有时候会事倍功半或适得其反;懂气功也可以帮助他人进行辅助治疗,但气功不是万能的,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跟遗传与先天习性有关系,大包大揽的要么不是真懂,要么就是有意图之,所以,对一切曾经的未知现象,大家力求科学化,而不是“迷信”化。
“气感”是能量流动,被身体所接受的一种感知。这就存在两个条件:1,产生了能量的流动(辐射);2,被身体细胞的感受器捕捉到了;能量辐射的浓度、压力越大,对方越敏感,可能会感觉越大;但也可能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能量越细腻(波粒子),穿透起来你越没什么感觉(以后会提到,不同的能量层次),拿一把石子打你和一把细沙扬你,当然前者感觉明显。
如果你想快速增长气力,增强能量的辐射力,那就“站桩”,桩功是练气力的好方法,低位的;当然难度系数5.0以上,看你能不能坚持;现在一般人都吃不了这苦啊,在家扫扫地算运动,徒步就觉得很了不起了,但汗毛孔都没有张开过,怎么能启动能量的内动?王国维说求学“三重境界”,那练功的境界不知有几重?
所以,偷点懒,从手上找“气感”还是可以投机取巧的,技巧是来源于看透了本质,说出来你觉得不稀罕,不过如此,我说两个字你就明白:“激活”。
方法一:两臂前伸大约与肩平,抓握十指;就是抓紧,松开,反复的,十指展开要到位;多少次随意,开始也不轻松的。
方法二:搓掌,两手反复的搓手掌,搓到发热的程度。
方法三:两手心相对,速度均匀的贴近(不要挨实了),然后,慢慢拉开,拉的时候是两手指尖相对,反复练习,细心体会感觉,体会什么?体会手掌之间,手心或手指之间在运动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气感就在当中。
如果做完上面的“套路”,你还可以试一试,伸出左手掌,用右手中食指(剑指)隔空向左掌心画圈,看掌心有什么感觉(距离不要太远),你会发现你能“发气”了。
所以,感觉不是主要的,它只是一种现象,本质上是我们如何充实自己的能量。这里提提太极拳,现在都是太极操;如果发现两手运动缠揉的时候,手心不是微微相对,大部分动作掌心崩开外放的,可能都是没领悟到里面的奥妙。
形、气、意、神,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和体会,我们慢慢深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