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语熙,这篇文字写于年5月,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序
闭关七日归来,复盘总结下,留作纪念。
本次禅修:第1天,放松练习,第2-4天,慈心禅练习,第5-7天,正念禅练习。
关于慈心禅,在上个月的三日禅报告中做过一些介绍,此处不再赘述,而正念禅理论上也非常简单,就像一层窗户纸,一说就明,最难的是把这种正念养成一种习惯。
规矩跟上次一样,手机上交,五点起,十点关灯。所有的生活事务,都有义工安排好。
每天的用功方式:坐禅,行禅,站禅交替,配合一些拉升运动,还学学习了道家的活骨气功,平均每天有6座,每座1小时,原则上不换腿,前十几分钟,老师会做一些开示和引导。行禅每次约1小时,每天除了吃喝睡,就是这样用功,不说话,不看书,不闲逛。
一、开示篇
这次七日禅,有三位老师引领我们,以其中一位为主,这位老师,本身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全国性的讲经比赛中获奖,亲近过很多著名的大德高僧,是一位有修有证的老师。座前引导非常用心,也很慈悲。在晚上的主题讲课中也非常幽默诙谐,寓教于乐。
下面我把以这位法师为主的三位法师的开示和小参回答整理一下
1.控制人是容易的,解放人是不容易的,修行就是为了解放自己,不是为了执取什么,也不是为了自虐和虐人。
2.盲目的相信自己的感觉,是不自爱的,因为有很多被植入大脑的思想,是没有经过我们允许的,修行就是为了把盲目植入大脑的思想理念先拔出来,放下,清空。
3.所有的评判,都是一种理念植入。
4.不会放松,是得不到轻安和禅定的。
5.临睡前的放松练习,扫描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可以提升睡眠质量。
6.如果感觉妄念多,脑子停不下来,就把觉察力放在脚上。
7.自由的人,想复杂就复杂,想简单就简单。
8.找到放松与觉察之间的平衡点,是需要练习的。
9.心不够定的人,走的太慢会走不稳。
10.标注,是为了感知,不是控制。
11.人生本来是幸福和有趣的,但一个快字毁所有。
12.如果把七天看做一生,第一座犹如婴儿,什么都不用想就好。用七天的时间,见证自己的内心成长,感受生命的力量和美妙。
13.众生不是负担,自己也没有痛苦,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本来如此。
14.每天抽出一段时间,真实的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避免拔苗助长。
15.不好的业力,就是因为缺乏选择的智慧。
16.修行也需要动静结合,比如坐禅和行禅交替,身心更健康,得到平衡。
17.我们不敢讲真话,因为怕被人排斥。
18.打坐时,出现昏沉,眼睛微睁,把心往上提,出现掉举,做标注,比如,回忆,想法,出现散乱,数呼吸,一吸一呼,标注1,一直数到8,再从1开始数。呼吸用腹式呼吸。
19.禅修,是学会和自己相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长者,我们不需要模仿他人,逃避自己。
20.当脑子很乱的时候,按下暂停键,把脑子放空,用心去体会自己的感受,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21.打坐的姿势:单盘,双盘,散盘,天人坐,完美坐,闪电式,金刚座。
22.禅修,是让自己熟悉一种看待事物的新方法,熟悉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念头,来看待人和体验世界。是一个对新习惯培养熟悉的过程。
23.我们最好接纳自己的经历,因为有些体验会,给我们不同的人生智慧,用的好,会让我们悟到一些事,也是一种财富。
24.姿势的端正很重要,比如,如果你站的足够端正,是不需要用力气控制平衡的,因为骨架自己是稳定的,我们的肉只是挂在这个架子上。
25.对于禅修中出现的念头,不用去阻挡,也不用去执着,只要观察它,觉知它,接纳它,诚实的面对自己不逃避,不包装,平等看待,不评价,久而久之,我们的心会变得更稳定,专注,放松,柔软。
26.正信会引发正精进,加上正念,产生正定,照见真实。久坐必有定。
27.如果心不动,身体是不会想动的。
28.开始禅修时,要尊重心的感受,跟心商量,让它愿意静坐,禅修。
29.情绪是一个陷阱,我们要避免掉进去,做一个情绪自由的人,不是冷血,而是不做情绪的奴隶,掌握自己的命运。
30.从呼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定力,呼吸缓慢悠长,没声音的人,定力更好。
31.内心无力,控制欲强的人,不易得定;内心调柔有力量的人容易得定。
32.要允许自己幸福快乐。
33.身动心不动。该做的事,尽快去做,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做自己能做的,其余的事顺其自然。
34.要更好的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35.放下屠刀,是放下心中的嗔恨,分别,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人看。从讨好的习惯里解脱出来。
36.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给自己时间去春耕夏长秋收冬藏。
37.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能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
38.用伤害自己来发泄情绪,是一种坏习惯。
39.这个世界上,能慈悲自己的,只有自己,伤害自己最深的,也是自己。比如,我们总是纵容自己的念头伤害自己,把已经过去的痛苦,拿出来反复咀嚼,抱怨,自责,悔恨,其实本可以放下了。
40.慈心,就是把一切都看成婴儿一样,每个人,每个物件,包括大地,就像孩子走在妈妈的肚子上一样,每个动作都轻柔,深怕把房门关疼了,把桌椅弄伤了。
不管别人如何对我们,我们一直柔和以待,当一直这样坚持的时候,就会发生奇迹,修慈心的人,磁场强大到不可思议。
41.坐禅的时候,观想自己是一座山,站禅的时候,观想自己是一棵树。
42.禅修的目标是提升心灵品质,每个人都需要。
43.高品质的心是觉照的,清澈的,稳定的,常常升起智慧,烦恼很少。每天座上禅修的力量,在下座后,依然可以感受到。
44.止观,是修行者的必经之路。
45.止禅,把心专注于一个善所缘,比如慈心禅,念佛,从而获得稳定的心,充满喜乐,身体轻安,精力充沛,这是基本功。
观禅,是内观,觉照练习,在日常生活的动态中观察自己的念头,和所言所行。
止观结合,互相促进,自由切换,觉察,鉴别,处理,座上座下,打成一片。
46.心法:身心放松,无所求,无所得,一切众生都在心中。
47.所有现象都是观察的目标,比如烦躁,疲惫,嗔心等。
48.常修慈心的人,容易感召善缘,化解恶缘。嗔恨,是爱的扭曲,是无处宣泄的痛苦。一个团体里,只要有一个慈心广大的人,这个团体会变得和谐。
49.生命是平等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解脱自己的烦恼,本身就是度人。如果一直想着要度人,反而心生烦恼,不得安宁。言传不如身教。
50.睡眠保证不会死,做梦保证不会疯。
51.有妄念的时候,觉知到它的存在,就是正念。
52.烦恼,是长久弥漫在心中的感觉,比如放逸。
53.五盖:贪欲,嗔恚,昏眠,掉悔,疑。
贪,源自于内心的匮乏,贪名,源于自卑,贪财,源于没有安全感。
嗔恚,是排斥,对抗,相关情绪,愤怒,恨,恼,嫉妒,恐惧,抱怨,后悔,悲伤,自责,懊恼,焦虑,抑郁。
昏眠,睡太少或者睡太多,都会引起,站禅,行禅,冷水洗面,把心往上提。
掉悔,系统的围绕一个主题打妄念,标注它。后悔要忏悔,
疑,对治:要相信自己。
54.如何对治说起来没完这个问题?
答:说了很多话,依然没有宣泄掉心中的情绪,是因为没有把自己最想说的那句话说出来。
对治方法:说话之前,觉知自己真实的想法,找出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在内心重复几遍这句话。
最多重复十遍,内心表达的欲望,就会被宣泄掉,内心从动荡恢复到平静。
55.愤怒的背后是恐惧,愤怒会引发愤怒,两个愤怒的人,就是两个恐惧的人,在一起很危险,因为他们会因为恐惧都想消灭对方。
56.没有爱的关系,才需要感恩。人际关系,最高级是爱,其次是敬,再次是怕,最后是害。
57.怎样在与人谈话中保持正念?
答:在与人谈话中,要避免陷入别人说话的内容里。
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成10份的话,5份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和威仪,3份觉察对方的神情姿势,语气语态和背后的需求。2份用来接收对方说话的内容。
不用回应别人的每一句话,只要满足他言语背后的心理需求即可。
比如有的人只是想倾述,那聆听就是回应,有的人需要安全感,那就安慰,有的人需要被认可,那就给他赞美。
能觉知对方的真正需求,就是正念。
58.正念禅,发展觉知的4种方法。
1.念(禅修)与正知(日常生活正念)2.远离无正念的人。3.接近具有正念的人。4.将心倾向于正念。
59.破戒可以忏悔,甚至反复忏悔,直到破戒的力量逐渐衰弱,可是如果破见(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就没救了。
60.对于过去的事情,只要吸取经验教训即可,莫自责懊恼和后悔,这些都是在滋养嗔心,不是正念。
61.修行的路,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只要持续用功,会越来越好。
62.心在道上,什么事,都做的好,觉悟者,不批评指责别人,自做自己能做的。
63.亲近善知识,能助长慈心。
64.有愿力的人,才是有力量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者。
65.对父母生不起慈心怎么办?
答:父母能给我们的已经给了,给不了的,是因为他们也没有。
自己没有力量,是帮不了别人的。
真正爱你的人,希望你过的幸福。
有缘人最好相互成全,而不要相互虐待。
首先让自己成长起来。
66.我们其实一直在被保护而不自知。生死面前无大事,缘起法是理性的,如是观,跳出偏见,
二、系列讲座
(一)禅意人生,如何让生活充满禅味,简朴而安静的生活。
1.学习培养独处的习惯。
保持警觉,觉知,不做过多思考,感受当下的身心,保持正念。
手机静音,安静的处所,放松的坐着,放下烦恼和情绪。
2.试着当一个旁观者,观众。
不要对任何人和事感到不安,不要把世界抗在肩上。
3.如实接受一切。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都是庸人自扰。问自己到底恐惧的是什么。
标注情绪,当下本可以快乐,愿力支持我们走的更远。
4.像鸟一样快乐。
生命如此美好,人生充满奇迹,想象自己是一只自然界的小动物。
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给他自由。任何控制都是利益关系。
5.只做自己能做的,其余顺其自然。
不满,是一种病。别人,别人是另一个自己。
贪婪,骄傲,妒忌,嗔恨,都是不开心的原因。
快乐无法外求,专心的做每一件事,会产生心流。
愤怒,是一种低级的防御机制。
(二)正念禅的生活实践
①不要会把禅修当做是一个功夫。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存在的方式。慢慢的禅修会转化你的整个生命的状态。
②这样的一个7天的禅修,提供的实际上只是一次就是熏修的机会。在你的日常生活里。
回到生活中密集的禅修不可能全力以赴的去做的。
回去后要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