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武术中气功练习有何办法和身段
TUhjnbcbe - 2024/7/29 18:29:00

神意上的入静、形体上的放松、呼吸上的调息,以及贯穿三者的自然法则,是武术气功中的基本要点。

放松:筋骨、肌肉、韧带,节节放开,气机自然调顺,血液循环自然流畅,可逐步与周围自然大气融为一体。五脏六腑也处处松开,从而气自顺,意自宁,丹田之气也逐渐充实,精气充盈腾发,全身轻灵利索,内劲油然而生。

入静:即排除杂念,它是武术修养上精神方面的功夫。意静则体舒神明,易于发挥生命中最良好的本能。

“静”并不是思想的静止,而是意念的安宁和专一,安宁和专一,则可使人感觉更清楚,知觉得更全面。“练神还虚”的境界就是通过入静实现的。

守静:即意守丹田使心神不乱。守神是练神的阶梯,守静则真气从之,这时任何不良情绪均可引起气乱,守静对不良情绪可防之于未然,消弭于初发,有利于气机畅通。在守静的基础上进行“默功”练习,效果更佳。

调息:一呼一吸为一息,调息便是在呼吸上做功夫。呼吸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武术气功要求呼吸柔、匀、细、长,要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便于“气沉丹田”,调息的目的在于练气。

气功作为一种方法,是武术锻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代武术训练,过分重视外在的形体活动,忽视内在的心态活动和气息运行,造成运动员受伤较多。而过于花俏的动作,又失去了武术的攻防技击性和传统技术的特点。这对武术的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

而重视武术中气功的运用,可以加强武术的攻防技击性,达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要求,使武术运动向正确方向发展,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达到最新的境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术中气功练习有何办法和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