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庞老师谈气功社区医学模式1
TUhjnbcbe - 2024/7/28 17:49:00

本文是庞老师结合未来文化所提出的任务在职工大会上的一篇讲话。这篇讲话是对河北华夏智能气功康复中心在康复医疗的基础上,为建立新的医学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所作的总结。论述了创建作为气功文化组成部分的气功社区医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智能气功要建立的、以气功文化为主体的未来文化中,气功社区医学是

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人类已有的关于社区医学的设想,站在气功文化的高度,对智能气功要建立的社区医学模式作一初步阐述。

何谓气功社区医学模式 

以前的医学模式比如西方医学,就是治病。这种医学模式越来越显露其弊

端。随着科学的进步,医疗器械日益精细和高级,药物也越来越复杂,而这一切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现在有些国家的医疗费用已经开始对经济建设造成沉重负担。发展下去,几十年后医疗费用就会对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威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探寻今后医学的发展方向—将来医学怎么办?着眼点应放在哪里?我们认为,融预防保健、强身祛病为一体的气功社区医学模式是可供选择的重要模式。 

“社区”,是西方传过来的名词,一般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的共同生活的

人群,他们有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相互认同的意识,并且在这个地区里面有一定的管理机构,有一定的生活制度。一般来说,城市里面的文化区、工业区、居民区,都属于社区;甚至有的村庄,也是一个社区。中国人把城市里面的这种居民区称为生活小区。那么,社区医学是什么呢?社区医学现在还没有一定的规范。西方现在办得比较成功的是社区学校,利用节假日或晚上等时间为本社区的人进行教育服务。如果按照社区学校这种模式,医院,医院,但它跟气功社区医学还不能等同。 

气功社区医学模式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不妨为它下一个定义。 

气功社区医学主张治病以预防为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要和谐统一。那

么何为气功社区医学模式呢?气功社区医学模式是以气功(从智能气功的角度

讲,是以气功智能科学)为主要手段,并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通过气功智能科学的特殊效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社区进行健身祛病服务,从而优质高效地促进与保证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的一种医学模式。这个医医院以及中西医治疗手段,是一个全新的医学模式。其实质是用智能气功的超常智能为主要手段来促进与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这就改变了已有的医学模式。

已有的医学模式大致包括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医学模式和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就病治病;心理医学模式是指针对有些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病手段跟心理有关而提出的医疗保健措施;社会医学模式是把医学科学和社会学结合到一起,以此为基础综合研究社会成员的健康与疾病的科学,主要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从而提出预防保健的原则,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促进与保证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对于后者尽管从理论上探讨了已近20年而且也认为合理,但一直未能找到有效措施来落实它。

气功社区医学模式就是用气功智能科学的手段,把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医学模式和社会医学模式,用意和气统一起来,在社区里面进行健身祛病服务,以保证社区成员身心健康的医学模式。

具体来说,这个新的医学模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性的,如华夏智能

气功康复中心就是专业性的小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有教功治病的老师;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有通过练功,完美身心,融利己于利他人之中的大致相同的价值观;有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中心”是个社区。这个社区内的医学活动是专业性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健身祛病,也就是说整个医疗活动已变成社会活动了。还有一种非专业性的,这就是智能气功爱好者在全国各地建立的辅导站或所举办的气功学习班。但这样的辅导站或气功学习班的活动是有时限的。辅导站一般早晨练功,练完功练功者就都走了;气功学习班一般是白天办,学功者晚上就走了。所以这种社区性的医学活动是业余的,是非专业性的社区医学,其着眼点不是治病,而是健身。

健身和祛病是两个概念。祛病是指有了病,要治疗它;健身的含义则更为广泛,还包括了优化生命。当然祛病也是健身,也是优化,是从病态优化到健康态。智能气功所要建立的社区医学模式不是着眼于治病,而是着眼于优化生命活动。智能气功培训、康复中心就是如此。生命活动的优化是真正的健康,它是超过一般人所理解的健康,不仅包括形体的健康、内脏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还包括情绪的健康,并且要有智慧、有道德修养、有超常智能。气功社区医学能使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优化起来。当然气功社区医学和智能功的混元医学还不能等同,混元医学是从学术上来讲的,气功社区医学是从形式和目的上来讲的。如前所述,气功社区医学是以气功智能科学为手段的,而气功智能科学必然要用混元整体理论作指导,因而气功社区医学应该属于混元医学的范畴。

在这里我们把社区医学作了扩展,扩展到了人如何来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即在完善了自身之后来实现人的真正价值。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不是一个人孤立进行的,必然要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因此,搞社区医学的过程,就必然要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与和谐。 

气功社区医学模式的特点 

前面总体地介绍了什么是气功社区医学模式,下面归纳一下气功社区医学

模式的特点。这个归纳其实也是对康复中心、培训中心创办以来工作的一个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复中心、培训中心不只是一般医院,而是新的医学模式的摇篮。如果将来康复中心、培训中心的办学模式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新的医学模式就能很容易地建立起来。 

一、变医院的环境为社会环境 

医院环境是什么?病人门诊或住院,医生穿白大褂,病人穿病人服,界线分明,医生与病人是医患关系,是治疗与被治疗、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在医生眼里病人都是病态的,病人一切必须听医生的。医院的环境。社会环境则不然,社会里面人与人是互相交往的互动的关系。社区医学模式,医院环境变为社会环境。 

(一)变医患关系为教学关系。在医院里,医生和病人是医生和患者的关

系。而在“中心”,工作人员是教师,病人是学员,这就把病人从病当中解放了出来。不是病人是学员,不是治病是学习。学什么?学健身技术,学关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学员不穿病人衣服,老师们也不穿白大褂,也不用什么来苏水洗手(注:指消毒)。这样,就不是“你是医生,我是病人”的那个不可逾越的关系了;医院里面的病人都是精神负担沉重,没有高兴劲儿的样子。这样一来病人的精神状态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变药物、器械治疗的过程为练功与组场等集体活动的过程。在医院

里面,治病就是医生给病人吃药、打针,那是一个用药物、器械的治病过程。“中心”这里是通过练功、组场等集体活动进行医疗服务的场所,其活动的过程,体现了社会性。 

(三)变按医嘱治疗的过程为共同参与调气的社会活动过程。在“中心”

除老师给学员调气外,也包括学员自己给自己调气,以及学员之间相互调气。本来治病是个很严肃的、单向的医学手段,只有医生才具有这个权利。现在治病变成了社会活动。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不仅教功、治病的老师为学员调气治病,服务员也可以调气。医院的医疗活动,病人只能按照医生的嘱咐去进行。比如吃药,“一天三次,一次两片”,这就叫医嘱,病人必须按照医生的嘱咐被动地接受治疗。在“中心”则是老师教授治病的方法,学员自己可以给自己治,学员之间也可以你给我治,我给你治,这样,治病就成为广大学员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了。 

(四)变防治疾病的过程为谈心过程。智能气功老师通过话疗,即老师和学员娓娓谈心,在改变学员的意识状态中渗入调气的内容,而其表现形式则体现了社会活动的特点。 

(五)按智能气功科学的要求来改变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生活环境和生

活内容,与医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社区医学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按照智能气功科学的要求,使疾病康复的医疗活动是全方位的,概括起来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向心理要健康,用健康的心理来带动生理的变化;二是向组场要健康,学员来了以后要参加组场,接受场的效用;三是向苦练要健康,要刻苦练功;四是向科研要健康;五是向生活要健康,做到气功生活化。做到这五点,整个生活环境都成了有利于康复的环境,生活内容中时时处处都有好病的信息。这是变医疗活动为社会活动更加重要、更加关键的一点。 

综上所述。前面四点主要是讲变患者治病和预防的被动过程为主动过程。

原来医生告诉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被动的,现在则自己参与进来,不是一般地被动地接受;而是变得自信、自主、自强,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强化自己的生命力了。这就把医学模式由过去的主要依赖医生和药物器械等外界因素变为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运动的自主活动了,把康复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变为集体活动了。以前治病都是病人找医生,是病人对医生的个人行为。在气功社区医学里面个人行为变成了集体活动,变成了社会活动。医院环境为社会环境。环境的改变是整个生活方式甚至包括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的改变。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变化,是气功文化的生动体现。(未完待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庞老师谈气功社区医学模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