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道家真气气是什么
TUhjnbcbe - 2024/6/7 21:34:00

气功一词的由来与辩正

“气功”这两个字,除了在晋朝许逊《净明宗教录》出现过“气功阐微”的记载之外,其他道书丹经鲜少出现。20世纪40年代初期,大陆开始有人在武术、医疗的著作中使用“气功”这个字眼,医院出版的《肺痨病特殊疗法一气功疗法》,以及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少林拳秘诀》,都以“气功”表示呼吸锻炼之术;在年刘贵珍出版了《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之后,气功一词便大肆风行,年7月,大陆国务院召开中国气功汇报会,始予气功正式定名,并将养生功、导引、吐纳、行气、修道、坐禅、炼丹等各家各派的功法统称为“气功”。

如此一-来,“气功”变成一个包罗万象、含糊笼统的名词。刘贵珍在其书中给气功下的定义是:“‘气’是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及姿势的练习。”但是这个解释并未获得太多的认同,许多专家都指出这个定义的缺陷,著名的养生家蒋维乔就说:“现在大家讲的气功,就是古代的养生法。”因为现代气功既不期望练出武术的威力,也不将之视为修道的一部分,所有的着眼点仅在健康,无非就是古人所说的“养生法”。

除了名词上的争议,有些学者压根儿就主张气功无法成为一门科学。例如大陆精神病学教授李胜先就认为,气功是唯心的,是一种自我暗示的身心锻造方式,毫无形迹可寻,无法建立理论系统。很多人赞同他的说法,要在科学上寻找气功定义的做法,无非是缘木求鱼,徒劳无功。

气功的定义似乎难下定论。笔者认为,不如根据道家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个修炼公式加以检视,因为这个公式至少告诉我们:练化会造成改变。而且,精气神的成分、功能各自不同,精不等于气,气也不等于神,既然三者各不相同,就应该分开来称为精功、气功、神功才恰当,否则如何分辨练功的层级?近代将之统称为气功,是因为缺乏气有等级的观念,如同科学家将脑波分为a、β等各种等级,因为各个等级的脑波频谱不一一样,可见人体接受的能量不只一种,不宜将多种能量统称为气。

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陈撄宁在年写的书中也主张:“气功”应专指“炼气之术”,应该与“炼烈之术”、“炼神之术”区隔开来,但是如此-来,分类又变得非常复杂;不如沿袭古人的说法,把所有的功夫统分为外功、内功两大类,凡在身体外部动作的一律称为外功,如武术、导引、站桩等,凡在身体内部进行的能量修炼,一律称为内功,如呼吸吐纳、行气守窍、运转周天等,至于修道、坐禅、瑜伽等,则可将之归属于派别的不同。但是,外功和内功并非独立不可,反而大都是两者配合运用的。历米的武伏著作和此说法相符。野史、小说里都称侠客为“内功高于”“内外兼修”,从未听过任何一部著作使用“气功高手”这个字眼。

目前,“气功”这个名词已经风行全世界,要将它分别改成气功、精功、然功、神功确实也相当费事,如果要沿用这个名词,并将它作为广义解释,或许可将气功定义为“锻炼人身能量的功法”,以有别于外功的定义“锻炼人身形体的功法”。“锻炼人身能量的功法”这个定义既可涵括不同的门派,也可统摄全部的炼气阶段,任何气功功法都可以在这个定义中找到定位。

气是什么?

气功的风行,让-般人对自身体内的“气”颇感好奇,但是气究竟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谈谈东方与西方各有什么看法。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科学家即开始投人超心理学(extrasensoryperception,ESP)的研究,尤其在美国杜克大学的莱恩博士(B.Rhine)成立超心理学研究所之后,更在全世界掀起研究特异现象的风气,但是直到目前,气功研究也还脱离不了这个范围。这一类的研究如催眠、转世、弯曲铁器等,往往只能测知现象,无法得知真相,研究特异现象还是应该从最基本的成分一“气”着手。

“气”的研究,西方科学家行之有年,长久以来大都用aura这个名词来形容人体周围放射出来的“光”,后来也有人称之为人体能场(humanenergysystems)。20世纪初期,德国医师傅尔(ReinholdVoll)开始探索人体生物电特性的现象,随后美国耶鲁大学、苏联喀山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科学家亦相继投人人体能场的研究,尤其在克里安照相术(Kirlianphoto-graphy)发明之后,人体气场的显影观察,更使此类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

图2-1

本迪特(PhoebeD.Bendit)更对人体的气做了清晰的形象化描述:气是由互相垂直的能流组成的,就像电场总是与相关的磁场垂直一样(见图2-1);他们还发现人体各部有许多漏斗状的场旋涡,称为chakra,即密宗所谓的“丹轮”或道家所称的“穴道”(见图2-2)。

(图2-2)

环绕人体的灵气,看起来像-个由组织复杂的发光雾气构成的卵状团块,科学家称之为金蛋(theauricegg),僧人罗桑伦巴在他的书中也提到这个人体的环形气场,中国道家则称这个环形气场为“金光护体”,它有保护人身、让邪魔不敢靠近的作用。此外,科学家也发现,人体的气看起来是通过丹轮的旋涡进出的,人体发生病变或功能失调时,相应部位的丹轮将出现异常和紊乱,能量也会减弱。人体前后的丹轮大致是成对的,跟中国的阴阳学说符合,这些丹轮还会受情绪和心理状况影响,而发生色彩及强度的变化。

为什么丹轮会呈旋涡状呢?因为它一直在旋转,天地的能量都是不断地呈圆形运转的,人体的穴道唯有圆形运转时才能与天地的能量相应,才能吸收、储存能量。一个装满水的洗碗槽放水时,水会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出现旋涡,其产生的吸力就会将水向下排出。

气与水的运作原理相同,顺时针旋转是吸,逆时针旋转即是排。练习气功时,我们可以用意念将气以顺时针旋转进人身体,也能以逆时针旋转将气排出身体。我们的身体在胎儿、婴儿时期,身上的许多穴道仍不断地在旋转吸气,我们的头发呈旋涡状,手指头、脚指头都有圆形指纹,都是由于这些部位不断旋转进气所造成的现象。

以上是科学家用仪器测得人体气的分布状况的概括描述。但是,要了解气的运化机制,还是要从了解气功的基本原理着手。分研气功的原理,首先要把练习气功时必备的几个元件解释清,在说明的过程中才不政产生语义上的隔间。

练马气功呼吸吐纳的三元件最初都是由“呼吸吐纳”开始的。也就是先将气吸人丹田,这个初步功法一共包含了三个元件:一是修塔的材科一个,二是修炼的部位一丹田,三是修炼的动作一一呼吸,若把这三个元件换以工业的眼光来看,气是原料,丹田是工厂,呼吸是进料过程。这三个元件看似简单,但能了解其真正含义的人并不多,以下我们就来谈谈中国修道家对气的看法,并针对呼吸吐纳的三个元件加以分析。

先谈第一一个元件“气”。《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记载:“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指出人是由天地阴阳之气结合而成的,阴阳之气是造人的基本质素。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鹊在他分析医理的专著《难经》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人靠气活着,气对人而言,就像树的根一样,根败了,生命跟着枯萎。庄子也说过这个道理:“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同样指出人的生死,是源于气的聚散作用,这些说法与现代科学“物质是由粒子组成”的理论不谋而合。

气是人与宇宙共通的质素,东晋的葛洪精通修炼养生之术,他在《抱朴子,至理篇》中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以气以生者也。”被历朝称为神书的《太平经》也说:“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气而生。”这两本书的内容都明确指出,万物之生存,皆是气的作用,所以人在气里面,气在人里面。一个人如果能修到天人相应的境界,就能与天地的气成为一体,与宇宙同春。

现代量子物理学家也发现,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无机物”,因为任何物质都是由一群运动不休的粒子组成,这些能量粒子即为中国古修道家所称的气,所以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知道,还设有形成物质之前,字宇宙何即充满了“有物”,《内经》则称为“太素”。

卡普拉在《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书中说:“在中国的哲学中,道的术语隐含着虚而无形、能生万物的场的观念,而气的概念即明确地表达了场的思想。”几千年前道家发现的道理,与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谋而合,确实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迹。

中医的医理,认为气在人体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宋代的寇宗爽在《本草街义》中说:“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中医认为“百病皆因气逆”,是气血先出了问题,疾病才会跟着来,所以《灵枢.脉度》说:“气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气跟水一样,一定要流动,否则就会污浊腐败。古代的日本人也认为疾病是因为气出了毛病,所以把生病称为“病气”。

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一书即对气的生成、运行、生理病理功能做了深人的剖析,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与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心脏的功率仅1.7瓦,远比日光灯的20瓦小得多,但是心脏为什么能够将血液输送全身呢?那是因为“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由于血管外壁行气,心电跳动时,血管外壁的气与心电谐波共振,因而产生足够的压力输送血液,易言之,气有推动血液流动的功能,因此中医看病都是气血合诊。

气除了跟人体生理有关之外,进一-步更能提升我们的意识、智慧。道家经典《黄庭内景经》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修道炼气的用意,就是直接吸收天地间的能量加以积蓄、储藏,并经过修炼让它产生变化,以增益优化我们的形体和精神,很多道士都是经由这个过程成就的。

在中国的道书里面,“气”的种类非常多:后天气、先天气、阳气、阴气、正气、真气、元气、宗气、精气、营卫之气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很难分辨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练功的初级功法“呼吸吐纳”,是把体外的空气吸到体内来,所以空气是修炼气功的最基础材料,我们要探讨气功,从空气这个基础材料着手追索应该最实际、最容易掌握。

有些学科学的人常嘲笑炼气的人,原因是纯就生理而言,呼吸时空气只进到肺部,并无管道通往丹田,所以他们认为练功时“气到丹田”根本是胡说八道;也有人认为气无形无质,要把气存在人身这个皮囊里而不让它跑掉,是不可能的事;还有人练功直接从静坐人手,虽然坐久得气,但在进入气功态时发现,-动心气就消失不见,因此断定气不是用“练”的,认为气是不能用意志控制的。这些观点,都是以一般常识来推断气功的原理,以致产生许多误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家真气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