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君子爱财当取之有道”,每个人都想要获得很多财富,但我们所取得财富的方式,应当是合理合法且不违背道德的。
而一个自称自己拥有“特异功能”的张宝胜,却给自己封了“气功大师”的名号。
他在到处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的同时,欺骗了很多人的钱财,最终落得一个“江湖骗子”的名号。
张宝胜的成长经历
年,张宝胜出生于辽宁本溪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由于家庭条件比较艰苦,张宝胜从小就对念书毫无兴趣,很快,他初中就辍学外出到铅矿厂里做杂工,以此赚钱补贴家用。
虽然出身贫寒,但他总有一颗干“大事业”的内心。
没有技术也没有文凭的张宝胜,只能在工厂里干着重复而又辛苦的体力活,但这份工作也能让他安稳地生活。
可张宝胜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机会的渴望。
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不过,张宝胜所获得这个“机会”是走得“偏门”。
摇身一变,成为“气功大师”
在张宝胜身处的70年代,很多信息都是不互通的,因此很多人们的思想还是较为封闭、迷信。
这样的环境给张宝胜后来的招摇撞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直到年,张宝胜看到了当时《四川日报》中所报道的一个关于“特异功能”的事件,主要描述了一个小孩子可以用耳朵来辨别文字和颜色。
一瞬间,这个报道成为了村里人茶余饭后讨论的“热门话题”,毕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通常都是道听途说而来的。
而看着这一切的张宝胜,似乎心中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他认为: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
张宝胜合理地利用了当时信息不发达的环境,将自己包装起来,他在村里声称:他也拥有“特异功能”。
张宝胜内心知道,光是靠自己述说可能只会引来村里人的半信半疑,于是,张宝胜在自己身上添了一把火,让原本不真实的“特异功能”变成了“事实”。
为此,他花费重金,让自己包装成了真正拥有“非凡视觉”的“气功大师”,由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使得很多人都开始追捧这位“气功大师”
光有宣传还不够,张宝胜认为,他必须“趁热打铁”,让假的变得越来越“真”。
于是他应邀参加了山西举办的“非凡视觉”表演,并在大庭广众之下用他的障眼法给大家展示了他的所谓“透视眼”。
这一次表演,几乎把在场的所有观众都惊住了,人们纷纷称赞张宝胜就是一个有“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
不得不说,张宝胜在“走捷径”的方法上确实有他的一套,但这样的“捷径”其实只能存在在他当时的环境中。
从那次影响力巨大的表演结束后,张宝胜就成功收获了“中国特异功能第一人”的称号,并且在年,他还正式加入了所。
一位普通的工厂工人,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气功大师”。
“江湖骗子”到处捞金
名声大噪的张宝胜进入所后,便开始了他的“捞金”之路,很多权威人士都想亲自见识张宝胜的表演,希望能够从中看出端倪。
而张宝胜为了“捞金”,认为“气功”已经不足以吸引更多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