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导引术,被广泛传播,并对导引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八段锦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洪迈所写的《夷坚乙志》中。
八段锦可分为坐式和立式两种,北八段锦和南八段锦,文八段锦和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和太极八段锦等。它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委托北京体育大学对立八段锦了重新研究理,并将其定名为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十二段锦。
八段锦通过八个不同的动作来进行医疗和养生。八段指的是八个节次的动作,锦则表示姿势的优美柔和,有着“集锦”的意思。
八段锦具有以下功效:
1.双手托天理三焦: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调理脏腑功能,使关节灵活,对上肢和腰背尤其有益。
2.左右开弓似射雕:有助于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调理肝肺功能,并纠正姿势不正确引起的异常症状。
3.调理脾胃须单举:能够预防和治疗胃肠疾病,并增强消化功能。
4.五劳七伤向后瞧:能够消除疲劳,提高脑力和心理安宁,并预防肩膀酸痛。
5.摇头摆尾去心火:可以缓解内火症状和焦躁不安,同时有助于强肾壮身。
6.两手攀足固肾腰:可以治疗腰部问题,增强肾腰功能,调节身体的平衡。
7.攒拳怒目增气力:可以激发经络气血,增强肌肉力量,主要起到调节肺功能的作用。
8.背后七颠百病消:可以疏通背部脊柱经络,增强脊髓神经功能。
在练习八段锦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柔和缓慢和圆活连贯:要求动作流畅自然,轻松舒展,不僵硬,不僵持。练习时身体重心要平稳,动要缓慢,带有弧形,符合人体自然状态。
2.松紧结合和动静相兼:练习时要让肌肉、关节以及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放松。在有意识的控制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的状态。同时,还要在动作中适当使用力量,并保持正确的姿势,让放松与用力的配合适度。
紧和放松是动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合理的松紧配合可以帮助我们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使关节滑利,活血化瘀,同时也能强筋壮骨,增强体质。动与静指的是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
动的意义在于,在我们的意念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自然舒适。静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保持沉稳,特别是在进行缓慢用力的动作时,外观上可能会有些停顿的感觉,但内劲并没有停止。
停的含义是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和抻拉。适度的用力和延长动作时间可以使相应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冲击,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神与形是相互进、相联系的整体。神指的是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正如古人所言,“神为形之,形乃神之宅”。神与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本文所介绍的每个动作及其之间都充满了对称与和谐的元,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正如形神相应,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在实践本文所介绍的动作时,我们需要注意呼吸的顺畅,不要强行吸气或用力呼气。
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我们可以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因此,在练习本文所介绍的动作时,我们需要注重呼吸的平稳和顺畅,不要过度用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持身心的放松和平静,使身心合一,达到神形兼备的状态。最后,水的自然流动最具神韵,当我们能够在练习中体会到身体的流畅和顺畅时,我们的动作才能具有更高的境界。
八段锦通过这些要点的练习,有助于平衡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