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人书摊
童年的小人书摊
童年的记忆中,总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章节,小人书摊便是其中之一。
三十年前,家乡街头的小人书摊就象如今的吧和游戏厅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小人书摊最多的地方,当数电影院前的小广场,那儿是当年家乡最热闹的地方。看小人书的,不都是孩子,看电影来早的、逛街歇脚的大人也看。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县第二招待所对面的那家小人书摊。书摊就摆在临街的小院里,书摊主人是位姓陈的老头。陈老头七十多岁的年纪,戴着老花镜,模样绝对不慈祥,因为我从没见他笑过,他也总是从眼镜后面瞪着眼瞧人。如果不是那满满两大书架的小人书,而且价钱便宜的话(每册一分钱,薄的两册订在一起也算一册),我还真不大愿意到他那儿看书。事实上,每个星期天的上午或下午,我都会去陈老头那儿看书,一看就是半天。那时最怕星期天下雨,因为一下雨,陈老头就会在家休息。当然,陈老头偶有不适时,也不出摊。不过,这种情况好象极少发生。
陈老头是个心细且谨慎的人,他的小人书都有书套,并印有自己的藏书章。书套是将书的封面和封底撕下,贴在牛皮纸上做成的。书摊摆出后,陈老头便往院门一坐,胸前抱着个竹篮,竹篮是用来放书套的。孩子们在书架上选好书后,将书套和钱交给他后,才可以坐到院内看书。你要是一下子拿几册书,他便将几册书的书套都插在一道,这样你还书时,他就知道是否都还了,所以从没见过有人偷他的书,因为他不会给人任何偷书的机会。陈老头摆摊,与别人有所不同,除星期天外,平时都是下午摆,而且总在两点之后,天一黑就收摊。收摊前,陈老头会起身在院内来回走动,嘴里不停地念着“天黑啦,看不见喽,快些看啊。”记不清在陈老头那儿看过几年的小人书,好象直到初中毕业后,才不再光顾他的小人书摊。
陈老头早已不在人世。每次回乡探亲,偶耳路过那个院落,总忍不住回头看上一眼,昔日熟悉的身影早已不见,唯院门和院落还依然如故。尽管我并不喜欢陈老头,可心里还是很感谢他,因为他的小人书摊,曾经是我童年时代最流连的地方。甚至可以说,他的小人书摊对我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起过不可低估的启蒙作用。因为无论安徒生童话,还是莎士比亚戏剧,以及许多的经典名著,我都是最先从小人书中读起的。
常常会怀念起小人书摊,怀念只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小人书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