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咽声十音诀后记咽音学派的新里程
TUhjnbcbe - 2023/6/26 22:42:00

用“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前言

-作者:林俊卿

“咽音练声法”是古代意大利人为了发展歌唱能力达到超自然的强度而创造的,它的有效性是世界共知的,但因为被意派“美声”的大师们垄断为“秘方”的缘故,因此很少有人能真正学会它的练习方法,因而就不知道怎么练才能使其歌唱的嗓音发展到完全符合意派“美声”最高的要求。

在世界上,各国各民族各有其唱法。声乐艺术表现的形式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一提到发音能力问题,一致公认是意派的要求最高,每个时代都出现有“美声”男高音的C之王,而其唱高音的能力,是其他任何唱法的歌手不论怎么苦练也达不到的。而对“美声”的咽音练声秘方,不仅是各种唱法的名歌唱家名教师,就连在其本国专教其本国人“美声唱法”的声乐专家也都普遍有“可望不可及”之感。

有一本书记载,十九世纪俄罗斯名作曲家格林卡到意大利留学,回国后对人说,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歌唱家所以能唱高、唱响亮而且长时间唱不感吃力,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对发展嗓音特别有效的练声法。可是,这一套,不用说我们外国人学不到,即使是本国人,也不易学到。因为它是被一些有权威的教师所垄断的“秘方”。

我有一位朋友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过声乐,他对我说,有一位老教授说过这样的话,要唱好高难度的意大利歌剧选曲,非要先用意大利美声的一套传统练声法,把发音能力提高到远远超出一般水平不可。可是,即使我们在意大利留学,也不一定能学到这套练声法,因为它是一种“秘方”,只对极少数人秘传。

最近,我在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外国音乐参考资料年第五期上,看到英国阿诺德·罗斯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丢失了的歌唱传统”,他强调歌唱的嗓音不要挤小带喉音来适应小厅的演唱,要豪放,而像吉利(Gigli)那样表面上柔和圆润,本质上却带有坚实的核心。他说,歌声要同时有坚硬、洪亮、辉煌和圆润这些特点。可是,这种歌唱的*金时代的嗓音,伟大的特性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听不到像那样的声音了呢?是不是过去的大师们可能有什么诀窍而现在已经失传了?

罗斯的文章说明,有关咽音“秘方”的作用及其重要性,现在确实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另一方面,有些得到此方秘传的名家如开沙雷、吉利等却时常发表文章谈到它。但他们虽然长篇大论说咽音之玄妙,但却只字不提具体应该怎么练,而把咽音说的怎么怎么“玄妙”,结果只能使大家对它产生“可望不可及”之感,增加懊恼的成分而已。开沙雷在他与吉利合著的《随心之音》一书上有一章专讨论这“秘方”(见此书后的附件),说它叫“咽音”,是被人忽略了的练声法。说“咽音”这名称(意文是Vocefaringea,英译是Pharyngealvoice)是传统意派用来称一种特别发音方法的。它居于发“真声”(说话声音)与发“假声”的机能之间。它产生于三百年前意派的“*金时代”,现在很少有教师彻底了解它。看来,它的命运将与各种艺术上的“真善美”的命运一样,是逐渐走上失传的道路,而这是由于社会客观条件的变化和一般人的心理趋于追求“速成”造成的。可是,它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练声法。卡鲁索原嗓子很一般,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百分之百归功于“咽音”练声法。我的老师达维埃西是最彻底了解“咽音”法的一个。他由于不断用“咽音”练声,到八十岁高龄,仍然能唱出响亮的高b音,声音很有韧性。“咽音”的主要功效是加强发音能力与持久力,歌唱家,特别是男高音,经常用它练声可毫不费力唱上高音,而它还有治疗失声的功效。

以提高发音效率为目标来进行歌唱发音的科学研究,不同于从主观爱好出发研究艺术的表现手法和风格问题。前者是一定要遵照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的,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性的成分。比方像建造一个艺术建筑物,如宝塔之类,建筑师如果尽在美观上着想,不注意建筑力学与材料的选择,必然难把这建筑物筑高筑坚固,经得起风吹雨打。如果有一位工程师,对建筑力学进行科学研究而发明了一种特别坚固的水泥,适用于筑特别高的建筑物,这发明对建筑学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贡献。那些只想筑造低建筑物的水泥匠,或者只注意外表美观的建造师,不能因为眼前工作暂时没用上它,就随便加以绯论。从科学角度研究声乐艺术的发音法,其情况也是如此。

三十年来,我边研究,边做教学实验,创造这套以“咽音”为基础的“八个步骤”练声法。其过程是这样:

四十年前我从莫那维他学到的发“咽音”方法,只是以张小口姿势做练习一种方法,姿势上只要求上唇往上翘,对与错全凭对声音形象的感觉来判断。五十年代,我开始用“咽音”法做教学实验,也只是用这样的方法。

上海声乐研究所成立之后,参加训练班学习的学员中,有许多人现在已成为名歌唱家。如罗荣钜、马玉涛、张映哲、郭颂、董振厚、钟振发、王宝璋、陆青霜、孙宝贵等。其中有人原是民歌手,如郭颂、钟振发、董振厚等,学会“咽音”法后也都能把意大利歌剧选曲唱好。

在对许多青年学员进行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用闭嘴来做哼“咽音”的练习,错与对最容易判断。只要在下巴始终放松的情况下,哼出响亮结实的声音,方法就算正确;而哼高到f以上(女声是f,男声事实上是用f的声音唱谱上f的音符)声音带一分的金属般音色,就是含有一分的“咽音”成分。不但如此,用闭口来练哼咽音还很能解除喉肌的疲劳,对还未学到正确练声法的初学者,是一味很好的“解疲药”。自六十年代开始我们就教学生先用哼法做练习,到能哼出响亮的高音再用传统的张小口方法练唱。后来我在文献上看到,以前卡鲁索也很主张常用哼法练声,他说:“闭口唱法使嗓音增加灵活性,而又使声带得到休息,据我所知,有些由于过度疲劳而毁坏了嗓音的人,是通过这种方法而恢复正常的。”(见苏联那查连科编著《歌唱艺术》页,人民出版社年8月出版)

我们还发现,用张大口的姿势练发“咽音”,因为舌骨后部位置比较高,而没有上唇上翘与舌后部挺高的调节动作,比较容易学会发纯正“咽音”的方法。自年开始,对那些长时间用张小口方法练声得不到明显进步的学员,我教他们改用张大口姿势来练,他们往往因此找到正确的门路。后来我看到卡鲁索夫人写《卡鲁索的一生》的书上说,卡氏每天都要把口极端张大而把舌部伸出很长,对着镜子来练发高的鼻音(事实上即是“咽音”),才知道这方法的优越性早就被卡鲁索发现了。

有些学员已经学会发“咽音”的正确方法了,可是练习歌唱时,却不能很好地把带有足够“咽音”成分的声音应用上,或是能应用但咬字含糊不清;有些人则声音始终太刚强,缺圆润而音色太单调,不能灵活变化。据分析,那都是“咽音”的应用技巧问题。为了弥补这些缺点,我创造了用“咽音”练唱音阶,用“咽音”转唱各母音和用“咽音”作为“心儿”来“打开喉咙”等练习。通过在上海声乐研究所前后七年所做的大量教学研究试验,在七十年代,我初创一套以“咽音”为基础的“六个步骤”练声法。

我创编了“六个步骤”的练声法之后,在应用中,我发现它还不够精密:以“提高”为目的,它很有效;但用它来治疗失音,见效往往比较慢,因为失音者大多每发音下巴即紧张,舌甲两骨即挤卡在一起;再者,有些人学会发“咽音”之后,练到“打开喉咙”时,嗓子开不大而失去了“咽音”成分。我认为对下巴过分紧张与喉器已产生病变的人来说,最好先补充一些操练肌肉的无声练习,以便一面促使下巴肌肉放松;一面增强与发“咽音”有关的肌肉的收缩力,而对那些容易患喉咙开太大毛病的人,应给他们补一个“半打开”的课。所以,我就在“六个步骤”的前面加上四个无声练习的一个步骤,而在“打开喉咙”步骤的前面加上一个“半打开”的“用咽部独立形成u母音”的练习,成为现在这个用“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

实践证明,这“八个步骤”确实比以前的“六个步骤”有效,并见效快。

年7月,我应邀到北京空*文化部对空*青年演员十一人进行“咽音”训练的教学实验。学员是各地送来的,程度参差不齐,其中有从未学过声乐的话剧演员与护士等,结果全部学员的歌唱发音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半年内,其中成绩最差的一人,虽然只学会一个步骤的练声法,但其嗓音也有明显的变化,其唱高音能力增长三个音,而音量也变大。成绩较好的六人,则都能哼出刚强脆亮的“咽音”到c,音域增宽四~六个音。其中有人还能哼上e而不感到费力,这在以前要一、二年时间才可能达到。由于教学中我常常要用发“咽音”方法对学员做发音示范的缘故,在这半年中,我本人发高音能力也增长好几个音。我可连续用真声哼响亮的c到e的音几百次毫不感到费力(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以前我只能用真声哼上a),而在低音部,我仍然能把Lowc的音唱响。

那时候,我已年入“古稀”了,而嗓音会突然有这样的进展,实在是奇迹。我越来越感到,这个一向被人忽略了的“咽音”发声法确实是无价之宝。但这无价之宝,我并不可把它看作私人的财富,应把它献给大家,希望它能在每个有志学习此法的人身上,都产生像在我及我的一些学生身上的奇迹。

自从83年开始,我专心研究气功对咽音的作用,我先遵照沃尔皮的建议,每天操练瑜伽的几个有关训练腹部肌肉作用的动作,进一步训练马家功和太极拳的一些有关训练“下丹田”作用的练功法,不久新的奇迹又出现了——证明沃尔皮的建议确实很有道理——我现在每天练发咽音4万声,而每发10声就有一发a-c的高音,我每天练唱,能模仿“比奥林”“吉利”等名家演唱大歌剧的“高潮”音,在其音色的变化上,都可在音管伸缩上“惟妙惟肖”而毫不费力。

这新奇迹的出现使我感到这一向被意派“美声”大师们垄断为“秘方”的咽音练声法,它对发展歌唱的发音能力,确实是一味有奇效的“神药”。我说这“神药”是无价之宝,因为它在某种情况下能发挥其特殊的“药性”,而其“药性”的效用是世上罕见的。有人对咽音不了解,可能怀疑我这样说会不会过褒了,所以,我觉得,关于这“神药”特别能发挥其药性于滋补“美声”歌手的嗓音问题,四十年来我不断地对它进行研究,现在应当把研究的过程及所得的成果让大家知道,使大家对咽音这“神药”有正确的理解。

作者:林俊卿

年3月

咽音学派创始人:林俊卿

61:04

《咽声十音诀》后记:新的里程发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咽声十音诀后记咽音学派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