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内家功夫,它之所以与外家功夫不同,因为它所练的是内劲。为了练好内劲,历代内家拳家吸取它家精髓,创编了与练外家功夫不同的套路和锻炼方法。
其套路动作尽管名目繁多,但却有一些共同的规范,如松、静、圆、柔,形神如一,绵绵不断;而且在理论上引用了我国既古老而又先进的易理——太极八卦与五行,建立了它特有的理论体系,藉以指导实践,丰富了太极拳的内容;既有增强体质和防卫技击之武术手段,并具有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和益智养生的作用。
它之所以兼备如此良好的效应,因为太极拳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武艺,实际上它是武术与气功的结合体,融武术与气功养生于一炉,两者是不可分的。换言之,太极拳是动静结合的气功。
它在理论上汲纳易理与道学的精要;在养生方面采用了以意行气的自我身心锻炼;在技击上则以其特有的十三势顺势化解,突出了以柔克刚的制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来看,太极拳既有各家的共性,又有其独具的特色。
“虚灵顶劲”和“用意不用力”是杨澄甫《练拳十要》中的重要条款。武禹襄的“以心运气”,《十三势歌》的“意气君来骨肉臣”,说明他们都认识到心神坦荡,思想专注对锻炼的重要性。
因为“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所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
医家的养生注重荣养人体三宝——精、气、神,但以神为首,即“恬澹虚无,精神内守……故能寿蔽天地。”因为“心藏神”,而且“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强调了心对人体的统帅作用。
正宗陈氏太极拳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4购买
道家亦然。道家的性命双修,是求之于心的“无为而治”,因此以心契道,强调“心即道也”,说明心对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释家更是如此,以“悟空”为进入最高理想——涅般之门,做到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
由此看来,医家的治病养生,道家的炼丹修道,拳家的锤炼内劲,释家的涅般生定,都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
实际上,心、神、意属于思维活动,对人体起着调控作用。心为意之主,心动则意起,意生则气随。
诸家以心为主宰从事身心锻炼,乃是人体一元论观点在养生方面的实际运用,既尽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从实践中显示太极拳的多功能效益——健身、防病治病以及防卫和技击。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