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完人觉知是练觉知的人省察自己里面的状况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完人觉知是练觉知的人或者是搞内省的自己省察自己里面的状况的意识活动。

这种意识活动的指向正好和常人的外向运用意识相反,是指向里的。

一方面是意识指向运动自身,是把我们散出去的意识和我们自身生命活动相结合。传统修行里面练呼吸,通过调息把精神注意到呼吸活动上来;还有通过体察自己声音(听呼吸,听心跳)把我们的意念活动和生命活动结合到一起,不往外散了。一开始是这么结合。在深层次不仅是和一般生命活动相结合了,还要直接的和我们的精神相结合,想意元体了(不过想意元体比较难,因为意元体无形无象,意念一想一动,想的就不是意元体了)。咱们智能气功一开始练功是把意识和形体相结合,形体里面有有形的形体,还有形体里面的气,一层一层的,然后和意元体相结合。直接和形结合,可以;和气结合,也可以;和意识结合、和神相结合也可以。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高级。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把意念直接和意元体结合。

再有就是把复杂的意识活动集中起来。

比如说,我们一般地考虑问题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前思后虑,左思右想,想得很复杂。练气功就不是,在复杂的意识活动中直接想单一的一个,把精神集中在一个单一的事物上,就这么一个念头,不考虑别的。比如练捧气贯顶法,就是推拉,就这么简单。以前是要求安静,入静。咱们讲就是意元体反映事物,要增加自身的灵敏度,减少扰动。咱们采取的是律动(有规律的运动)的方法。这样就内向集中了,一集中也就属于内向了。从具体事物想的时候,集中就是内向,然后把集中的念头再返回生命活动中,这就是全部的内向了。禅宗功法比较简单,要求“以一念代万念”,如果做到一念代万念,人安静了,处于自然状态,气血就流通了。

如果能把那一个念头集中起来,把集中的念头和形体生命活动集中到一起,那么强化生命活动的作用会更强大一点。佛家一禅、二禅,那种安静程度要比一般练气功的程度好得多,但他们身体里面的气的变化并不是非常明显。就是因为佛家单纯地强调了神,没有把那个单一的活动和我们这个形体生命活动结合起来。所以佛家练禅宗,他们改变身体健康状况要慢。道家的一些功门是把神和气相结合,神和气主动一结合,念头向内集中的同时返到身体的生命活动中来,这么一搞力量就强了。

完人觉知既要集中,又要和生命活动相结合。和生命活动相结合,我们有形的结合、气的结合、神的结合不同层次内容。咱们集中了的精神内向于自身,就不知不觉地把气向里面收了,和生命活动相结合了。这样气就不容易散,而且气集中过后,神的功能也强化起来了。

这样神气形的功能就统一、强化了。在过去,儒家把这个强化了的整体生命活动用来做事业,作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道家和佛家把强化了的整体生命活动用来益寿延年,用到自己的长生不老上。

完人觉知既要做事业,也要长寿,既不能光做事业不管长寿,也不能光管长寿不做事业。完人觉知两头都沾上。因为传统方式,光练自身的精气神,完人觉知既练自身精气神,还要练大自然界的混元气。把大自然界的混元气用起来,一组场既可以干事业又可以强化自身。

完人觉知就是融利已于利他人之中。同学们学了这些内容,都要随时随地地联系完人觉知的总的宗旨——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所以,完人觉知把通过内向性运用意识之后建立起来的整体,这个强化了的整体,既要用于养生,来增强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又要去干事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