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8706.html巨赞大师是原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对佛学造诣极深,而且精通中医理论,对医学气功事业的发展极为关心。
我们有幸与巨赞法师长谈,聆听了法师对气功的见解与教诲。其中,有两个学术问题有必要写出来,供大家思考。
其一,佛家是否有气功?
当我们提到这个问题时,巨赞大师侃侃而谈。
他认为佛教里是没有气功的,也没有气功这个词,但是佛学里讲修持,如坐禅、卧禅等。可以这样说,佛家的修持法有的医疗保健效果很好,有的则有开智增慧之功能。正因为如此,有的人误以为佛家的修持法就是气功或叫气功疗法,这是不对的。因为中医的气功保健、气功医疗是以防病为目的,而佛家的修持不是为防病治病为目的,是为了修性的。他认为这一点很重要,两者的目的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当提到有一本《佛教气功》小册子的出版问题时,巨赞大师又说:这个小册子不是佛教协会编的,从佛学和气功学上讲这是不允许的,在学术上是个错误,这就象气功学里没有佛教一样。但可以这样提:佛教里有些修持方法类似气功,可以继承挖掘,用来为人民健康服务。如果误将佛教的修持法都作为医疗气功加以宣传,势必引起佛学与气功学的认识上的混乱,对两者都是不利的。
其二,佛教的入静与医疗气功的入静层次。
巨赞大师在谈到气功入静层次问题时,他认为:佛教修持叫入定或参禅,与气功的入静有所不同,儒家和道家也叫入静,与佛家的禅定也不尽相同。佛教的入静叫入定。又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几个层次,比较复杂,而气功的入静虽然也有层次,但比禅定简单得多,一般练功入静只相当禅定的初禅,当然两者的入静都有医疗保健作用。
在谈到练气功要排除杂念,但有默念字句、意守丹田、调整呼吸等问题时,大师认为与佛家禅定的要求也不一样。他指出,气功入静的全过程我不清楚,但禅修中的禅定功中,初级和中级功夫都有思维活动存在的,但到了高级阶段是没有思维活动的。既没有任何意念(意守)的存在,也就是无思无虑,无形无相,无我无他。
当时我对此不完全理解,请他举例说明,巨赞大师说:佛家的高级入静是清醒状态,但无思维活动。脑中好像一面挂起来的干净的镜子,如“明镜高悬”,摒弃杂念,一念不存。在练功中脑对外界刺激,如同鸟一样从镜面飞掠而过,鸟来影显,鸟飞影空,在镜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这就是佛教的高级入禅,达到四大皆空境地。而医疗气功并不要求达到这种高境地,只要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就够了。当然医家的养生,道家的炼丹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近几年的科学实验也证实练功入静后的生理指标变化。在当前气功界混乱的状态中,首先是正本清源,从学术上搞清什么是气功。
回忆巨赞大师的谈话,对今后整顿气功界的学风是有益的。搞宗教气功显然不当,而搞气功宗教更是值得警惕,防止把气功引入迷途。(张天戈)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