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极,我们练的不仅仅是套路 [复制链接]

1#
德国强力白蚀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1/9344252.html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内涵不仅仅是一两套套路。

学习太极拳,练习太极拳,也不仅仅是会打一两套拳。需要更多的接触更广域的传统知识和理念。以太极拳作为知命,了道的工具。当然,更多的习拳者,可能是为了打发和消磨时光,也不屑去做更深的学习。知识的浅薄也决定了无法更深入的了解。

我自幼体弱,所以从小就喜欢学习一些调理疾病,增强体质的方法。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武术,那个时候也只是买本武术套路书籍,自己照猫画虎般的学习。曾经还因为上课偷看武术书被老师罚站,被老师没收了武功秘籍。

在县城上高中期间,二中路两边都是书摊,为了学习,节衣缩食的购买了大量的武术期刊和书籍,现在家里还有好多当年买的书。虽然没有练出个什么来,但是对于武术,气功倒是了解了很多,我敢说,没有谁可以像我这样执着。

中国的武术,和中国的文化有着莫大的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根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匮乏的人,又怎么能理解武术的魅力。

早年买的《少林内劲一指禅》

九十年代,气功盛行,又开始了对气功的研究。之所以我在太极拳上没有迷路,对太极也有独到的认识,是我那些年对气功废寝忘食的学习结果。期间,阅读了很多的道家学术典籍,大体上通晓了何为性命,如何修性立命,如何尽性了命。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根在道,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何为道?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的阴阳就是道家的阴阳,有多少人能看懂太极图?

通晓阴阳,就需要读周易,之所以很多人说人体没有丹田这些外行话就是因为没有去读周易,没有去读内经。有些人站桩,站出了感觉,可自己不会处理,也有因为师傅本来就不懂的,以讹传讹的。昨天刷抖音,刷到一个视频,视频上鼓吹某人和自己学某法,十几天通了周天,真让人大跌眼镜。我看了下文字,也没有见描述出通了周天的景象,而仅仅是说感觉头麻,脚麻,手麻而已。

前段时间,有群里的拳友站桩,出现了内气冲泥丸宫的景象,因为自己不懂,师傅也不懂,从而惊慌失措。我也一直不赞成把太极拳当气功去练,尤其是站桩。那是会出意外的。所谓的气功,只是九十年代对道家修行初期筑基期间的一些疏通经络,培补元气的方法。

三丰祖师,创太极拳的初衷也是作为进道的工具。进道的基础就是需要自己精满,气足,神圆。三丰祖师在其《太极拳秘诀》中说:

“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外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

欲求安心定性,敛神聚气,则打坐之举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废矣。学者须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后混七二之数,浑然成无极,心性神气,相随作用,则心安性定,神敛气聚,一身中之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体百脉周流通畅,不粘不滞,斯可以传吾法矣。”

“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万物。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迨入后天,即成太极。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人之作用,有动必有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亦浑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上述文字讲的很清楚,而今人不求甚解,以偏概全。

我也不能责求习练太极者都去入道修行,毕竟这是份苦差事。但起码自己应该知晓大体的框架,而不至于被引入歧途。

撰文/风风之痕

投稿/mianshuitaichi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