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周天打通后什么感觉小周天运行法,小周天 [复制链接]

1#

关于小周天

当今的网络上,气功功法繁杂不齐,正邪难辩,以至于众多的人想而怯步。其实气功也只是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东西而已,只是人们没有掌握它的法门,从而把它神秘化、高等化了。为什么说它是普普通通的东西呢,那是因为有些练武的人并没有修炼气功,但他长时间的站桩,结果打通了小周天,这是什么概况呢,这就是本人所讲也是修行顺理成章的东西——持。

持,有着坚持、持续的意思。不能坚持长时间的修炼是产生不了任何功夫的,因此想要在修炼气功中产生特异功能的话,就要坚持、持续性的修炼一种功法,把它当作今生唯一的课题,只要时间允许的话,基本上只要坚持一年效果自然出来。可惜当今现状没有多少人能忍受的了这种“痛苦”。只要选好功法,长时间不换功,持续性的修行功能自溢。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出功法,

第一,他没有做到“持”。

第二,先天耗损严重。

第三,功法不适合自己。

第四,简单的功法复杂化。

第五,没有产生“入定”的境界。

任何功法都是建立在“入定”的范畴,“入定”其实就是自身的能量、精神境界与大自然、大宇宙融合唯一,互相沟通,能量相互转换吸收,达到脱胎换骨的境界,大事物直接向小事物灌溉,精神境界当然会高出常人。所以修炼功法之前先暂停其欲与念,再补其先天之本“肾”,再持修功法,到达入定境界,关键的是你能做到那一步。

小周天速成法要

1、何谓“小周天”?

任脉、督脉上会于百会(天门),下交于会阴(海底),联成一个“圆周”,称为“小周天”。以沟通任督二脉为目的的功法即小周天功,是内外家许多门派的必修基础功法,一般是“百日筑基“方可有成的。

2、”小周天”速成秘法:

练习“通天贯地秘法”、“混元一气法”约15天左右,丹田内隐约已有一个气团生成,有灼热感时,即可行本法。

全身放松,姿势坐、卧、盘、站均可。双目闭合,舌抵上腭,鼻吸鼻呼。先缓缓吸气,用意念引丹田里的气团(想象它是火红色的)沿小腹下行至会阴(提肛),意守会阴穴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两腹中的命门,守之至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夹脊,首至再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脑后玉枕穴,守之至发热为止。再引气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守之至发热发跳为止。再引起下行至印堂、沿鼻下行至口内,由舌尖下至廉泉、膳中,最后归于气还丹田。

在上述过程中,吸气要深长匀细,吸满后尽可能长时间地停顿,再缓慢匀细的呼出。意念则务求逼真,想象气团、气线自始至终象或一样红彤彤地发热。

行功时间:任何时候均可,每次15-40分钟,多多益善。如此几次即可打通小周天。

行功反应:充沛的内气被引动后,行到那里就是一条或一片象热水烫般的感觉,有时热麻的很舒服,有时则可能刺痛、刺痒,但切不可用手去抓痒,以免出血漏气。

3、不要执着于“小周天”:

小周天功法是许多功法中的一种,并不是非练不可的,正如许多事理一样,过分执着于小周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不要执着于小周天!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小周天的畅通是以内气充盈为前题的,一旦内气耗散,小周天很可能就“不通”了。譬如失精、腹泻都可能造成“不通”现象,已婚的学员更是难免。“难道我辛辛苦苦修来的小周天旧这样毁了不成?”许多人都会因此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精神压力很大,甚至因此而跳楼者也不乏其人。你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修练小周天功只是炼气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通了小周天的人功夫不一定高,未练小周天的功夫不一定低。事实上,许多高人就是反对“打通小周天”

打通小周天有妙法

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通过腹式呼吸,培植丹田内气,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大约1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大约1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气难以通过,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应继续意守丹田,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自然冲开尾闾关。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就减少了,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待气足够之时,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过去了。沿任脉而下,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形成循环,往复不止。

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呼完了再吸,吸足了再呼,随心所欲,舒畅极了。最后,呼吸变得细微欲止,若有若无,进入了状态。

有些人把时间与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通周天,而不是苦练内气,与气功本意背道而驰,势必造成空运周天的恶果。练功者当慎之!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